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百村调研行 | 兴化唐庄村:塑颜提质“一抹乡愁”成“美丽经济”
2020-06-01 15:2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饱受“脏乱差”环境之苦,原本想“逃离”村庄,如今却把老屋子重新修缮;因年龄“超标”无法到工厂打工,如今在家门口重新“上岗”了……

五月,记者驱车来到兴化市唐庄村,作为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该村近年来大力整治环境,让乡村“颜值”更高了;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让村民“腰包”更鼓了;深挖乡土人情,让“一抹乡愁”成为“美丽经济”,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幸福故事。

范国友的大转变

八旬村民范国友,住在村庄中心河西侧。初夏,绿树成荫、碧水荡漾,不时有村民到河边淘米。“现在环境变美了,住在这里身心都很舒畅!”范老不禁感叹道。

在早年,这样的场景是不敢想象的。有段时间,范国友甚至想“逃”离唐庄村。“以前这条河两岸有猪圈、茅厕、草堆,污水、生活垃圾全部排进河里,一眼看去,河面上都是漂浮物,让人作呕。”范老的孙女婿刘斌告诉记者,一到夏天,靠着河边一股臭味就往鼻孔里钻,饭都吃不下去!”范国友得闲了就往三个女儿家跑,“我改变不了,但躲得了。”

2017年,借助入选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契机,唐庄投入150多万元,整治村庄环境,疏通周边16条河道,建立常态长效管护机制,生活废水全部进污水管道,形成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环境变美了,老范的想法有了转变。前年,他花了5万元,把家里里外外装修了一遍:屋顶黑瓦变成了紫色的琉璃瓦,墙面用粉刷一新,还新建了卫生间……老范笑着说:“现在就算赶着,我也不走!”

行走在唐庄,移步换景、处处是景:本是防洪用的圩堤,被改造成为供村民休闲的慢行步道,由于其长度为5.2公里,又被村民称为“爱情步道”;从丰收大道自东向西,仿古店招牌、草垛小景随处可见,“古朴唐庄农民丰收节”去年被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媒体直播活动;就连唐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也因将“村落”与“水田”两种物质空间形态提炼,置入到公共空间和生活之中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年度卓越设计奖。前不久,唐庄又入选了“国家森林乡村”。

季桃桂的好日子

5月,“夏姑娘”逐渐发力。在长松果蔬合作社大棚内,村民季桃桂正抓紧采摘当地主打品种“红富堡”番茄。“番茄快下市了,我们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套作种下西瓜苗了。”季桃桂心直口快,染了紫红头发的她,脸上渗出汗水,看上去可精神了。

63岁的季桃桂,原本过着“望天收”的日子。种着3亩土地,除了省去全家口粮开支外,每年落到口袋的不到5000元。前些年,自家土地被流转后,她去镇上纺织厂打工,虽然辛苦,但每月也能挣3000元。可过了60岁,厂里就不收了,她一下成了“无业游民”。去年初,她被合作社聘为管理人员,负责45亩田的日常管理,加上土地流转金,年收入超过3万元,她觉得日子又有奔头了。

土地流转有租金,家门口就业有收入,得益于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融为一体,在唐庄村,一批像季桃桂这样的村民都奔上了好日子。村主任卢日宏介绍,村里近年来流转土地3000多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家,打造以乌桕、榉树香樟为主要树种的三化苗木区,以桃树、香橼、枇杷、桑葚等为主要品种的林果产业区,以“红富堡”番茄、草莓、西瓜为主要产品的高效特色农业区,以板蓝根、金丝黄菊、黄蜀葵为主要品种的药材种植区等,带动近百户村民致富。去年,村集体收入超7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五年前的1.8万元增加到近3万元。

村集体这块“蛋糕”做大了,村民得到的福利也就更多了。投入140万元建起居家养老院,供孤寡、困难老人免费居住;每两周请全村4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吃饭;定期走访慰问,给予老人生活、精神上帮助和慰藉。

唐焕明的小算盘

沿着村主干道麻石街往西走,一会儿功夫,一块大红字写着“西湖家宴”的木质招牌映入眼帘。招呼客人、炒菜、端菜……临近中午,老板唐焕明厨房、餐桌两头跑,他烹制的招牌菜红烧老鹅,色香味俱全,一天得烧好几份。

56岁的唐焕明,在上海、苏州等地闯荡过,干过木匠、搞过机械安装、当过厨师。近两年看着一拨拨游客涌进村里,前年10月,他果断辞职回村办起了农家乐,来自上海、浙江等外地客、回头客越来越多,去年挣了近五万元。“目前我们家只能摆七桌,旺季时勉强凑合。照现在势头发展下去,估计很快就不够用了。”站在自家院子里,唐焕明抽着烟,指着东侧的厨房、杂物间,聊起了自己的“小心思”:“我准备把这两间房拆了,安装顶棚,这样就可以再摆六桌了。目前万事俱备,就等瓦匠进场!”说着说着,他咧嘴笑了。

唐焕明的“小算盘”打得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唐庄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牢牢抓住“古朴”二字,充分挖掘“乡愁元素”,发展“乡愁经济”,既吃乡村旅游饭,又避免“千村一面”。如今在唐庄,吃进嘴里的,是以甲鱼、黄鳝、螺丝等本地特色水产品烹制的“草荡十宝”;走在脚下的,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麻石街;看在眼里的,是巨大的木制“舵盘”、传统技艺打簖,再现鱼米之地乡情野趣;写进书里的,是25万字的《草荡风车水唐庄》……去年,唐庄村接待游客人次超8万,旅游收入达200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乡愁为魂,要突出地域特色。”唐庄村党总支书记唐宗恒说,让游客过来亲到自然、吃到乡味、玩到情趣、品出文化,触摸到古老的乡愁。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