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全媒体行动走进南通
2020-06-01 16:0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作为备受关注的“江苏未来新增长极”,南通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跑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棒”?5月14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实施的“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全媒体行动走进南通。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南通将按照省委赋予南通打造“江苏未来新增长极”的定位,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应对疫情造成的冲击,精准施策补齐小康短板,确保今年经济总量过万亿,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南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亿元、增长6.2%,所辖县市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3亿元;工业应税销售增幅全省第二,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400家、增长50%;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最优;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网格规范达标率全省领先……今年4月,在全省2019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南通再次被表彰为设区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尽管如此,在徐惠民看来,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南通还存在不少短板。“南通的经济总量已站到‘万亿俱乐部’的门槛上,但人均GDP、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均量指标还长期徘徊在全省平均线,甚至在平均线以下。”徐惠民认为,如果仅仅满足于发展速度与全省平均水平同步,就谈不上打造“江苏未来新增长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的南通,迎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的“风口”,迫切需要抢抓机遇窗口期,做大总量,提升质量。

徐惠民说,南通已确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将跳出苏中找对手,以开放的胸怀学习苏南、比肩的胆气追赶苏南,在跨江通道、产业发展、开放理念等方面全方位融入苏南,实现与苏南产业链条分工协作、融合发展,全力挺进全省第一方阵。

通州湾,是南通聚力打造的跨越发展新引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李克强总理视察南通期间,要求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省委省政府也将通州湾明确为“江苏新出海口”。徐惠民介绍,南通正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将沿海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吕四港4个作业区整合规划为一个通州湾港区,围绕“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目标,梳理出“六大起步工程”,推动新出海口建设全面起势。吕四港起步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通用码头泊位等工程将在6月底前集中开工,明年底建成开港后,将成为国内唯一的公铁水、江海河多式联运的港区。

面对疫情不利影响,依然咬定“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不放松,南通的信心来自一批重大项目。“南通将今年确定为‘大项目突破年’,制定实施重特大高端制造业项目奖励办法,激励各板块奋力拼抢20亿、50亿、100亿项目,并建立南通产业投资母基金和5支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60亿元。”徐惠民说,目前,南通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的31个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3000亿元,全市在手在谈及签约注册的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过15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达到25个。

截至目前,南通是全省唯一主城区未发生本土确诊病例的设区市。在坚决防控疫情的同时,该市瞄准新业态、新产业危中抢机,电子信息、风电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逆势上扬。一季度,南通12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应税销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列全省第二。徐惠民表示,下一步,南通将抢抓疫情过后需求反弹回补、市场调整拓展、国家加码“新基建”等机遇,聚焦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链支撑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据悉,“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全媒体行动相关内容将在《新华日报》头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上呈现。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