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小康先行者”江苏的奋进路
2020-07-02 11:10: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近日,23 岁宿迁女孩毕羽侠非常开心,她以竞聘上岗方式,成了南京秦淮区一家苏宁小店(梅花山庄店)合伙人。平日的努力付出有了回报,不仅工资翻番,更让她扎根省城的梦想成为 " 够得着 " 的目标。

△毕羽侠(左一)正在为顾客结账

同样来自苏北的张迎梅,也在她的小康之路上收获颇丰:昆山江南生鲜市场里,张迎梅在数平米的摊位挥洒青春,因为人缘好,被居民称为 " 菜场西施 ",生意也越来越好。近来她准备网络直播,攒更多人气,把生意做得更红火。

在江苏,像毕羽侠、张迎梅这样的普通人很多,他们通过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江苏作为小康路上的先行者,8000 万人正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砥砺奋进。

实干出来的小康基底

江苏人民的小康秘诀是什么?张家港永联村的村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答案就在村子广场上的 " 金手指 " 雕塑里。

△张家港永联村

" 这双手掏出鱼虾满塘,告别贫穷迎来蓬勃生机。这双手浇出钢花千朵,走向辉煌绚丽红火。" 永联村村民吴伯说,1971 年,村民们在荒滩上围垦形成永联村,是全县最小最穷的村,村民白手起家,现在永联村已经发展成为苏南最富最强的村庄之一。

曾经最穷的村现在到底有多强?数据显示,依靠村办企业永钢集团在内的多个产业,2019 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 750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5.8 万元。现代快报记者在村子采访时发现,村里人人有工作,两代三套房,年底有分红。73 岁老人陈莫英说,老有所养是她最大的愿望。现在,她住上了 80 平方米的免费 " 老人房 ",这个愿望也实现了。

△张家港永联村

企业是村民真抓实干创出来的,50 年来,永联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干出 " 华夏第一钢村 "。永联村的 " 金手 " 仍在拼干:升级产品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智能工厂,推进机器换人,向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永联村 70 公里外,正是 " 菜场西施 " 张迎梅工作的昆山,这里成为许多外乡人拼搏努力的 " 新故乡 "。

但昆山曾经并不富裕,1978 年农村人均纯收入 201 元,职工平均工资 496 元。如今,昆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5.97 万元,综合实力连续 15 年雄踞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昆山的小康秘诀在全市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内,勤劳的劳动者干出一个个优势产业,支撑起了全市经济高速发展。

永联村、昆山正是苏南全面小康建设的缩影,真抓实干地创造出一系列优势产业,为江苏人民的小康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全省 2019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9.96 万亿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4 万元。

老百姓的 " 钱袋子 " 更充实,小康生活更有保障。

小康的江苏样貌

白斩鸡、豇豆、百叶丝炒肉 ……

每天中午 11 点多,在苏州娄葑街道居家养老爱心厨房,美味可口的饭菜新鲜出炉,打包装进保温箱,送往高龄、失能和独居老人家中。对于这样的送餐服务,84 岁独居老人吴思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的幸福生活就是解决吃饭难题。

△苏州娄葑街道居家养老爱心厨房

像吴思勤一样的受益老人还有很多。不仅是爱心厨房,娄葑街道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居家养老服务闭环模式:通过爱心呼叫中心、爱心厨房、爱心应急、爱心送医、爱心助洁等项目,为老人们提供全天候照料服务。

江苏省已经进入联合国确定的 " 深度老龄化社会 "。2018 年底数据显示,全省 60 岁及以上的有 1805.27 万人,占比达 23.04%,即每四个户籍人口中有一位老人,老有所养是小康生活应有之义。

江苏正在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幸福养老,其中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通清源广场

" 妈妈,这里好多小虾呀。" 南通清源广场的小河边,6 岁的小朋友拿起小漏斗,试图捞起河中欢快游动的小虾。水清了,河绿了,蓬勃的生机在南通中心城区 66 平方公里 132 条河道内再次回归。怡人的人居环境,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好去处。

△在水边嬉戏的居民

推窗见公园,抬头见狼山,黛瓦白墙的仿古小楼与南通狼山景区融为一体。经过改造,近 20 年楼龄的安置小区宛若新生,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也凝聚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 许丛军 摄

" 每天走出家门就能赏景、跑步、健身、跳舞,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居民樊萌萌说,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让每一位市民切切实实有了更强的获得感。

小康生活需要发展支撑,但江苏从不忘记生态环保,近年来坚守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践行新发展理念,守护 " 鱼米之乡 "。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达则兼济天下。小康路上,走在小康前列的江苏,正在牵手帮扶困难群众,不让一个人掉队。

△观音山残疾人科技种植园内茁长生长的葡萄

初夏时节,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残疾人科技种植园的大棚内,即将成熟的葡萄挂满了枝头,颗颗饱满,如碧玉一般晶莹剔透。科技种植园成立以来,让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残疾人入园务工,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

" 不愁吃不愁穿,还有活干和报酬拿。" 在田间劳作的张阿姨笑着说,日子不再艰难,而且一天过得还比一天好。

江苏的全面小康实践,也书写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真抓实干中。

" 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留在苏州发展。"1999 年出生的任晓敏说这句话时,眼里闪着光。2017 年,张家港与贵州沿河县启动对口帮扶计划。沙洲职业工学院的教育脱贫项目,让任晓敏考出沿河县来到张家港。现在她一年可以拿到 8000 元补助,除去 5000 元学费,还有 3000 元生活费。

这一项目已经累计招录沿河学生 511 人。" 接下来我想考专转本,以后再考个教师资格证。" 说起规划的未来,任晓敏眼眶湿润。

△张家港帮扶的贵州女孩任晓敏正在排练舞蹈

对口帮扶支援中,江苏在持续 " 输血 " 的同时,更加注重帮助贫困地区 " 造血 "。近年来,全省先后选派 3000 多名挂职干部和 1 万多名专业技术干部赴对口地区开展工作,江苏一批民营企业也积极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南京市与对口支援的商洛市柞水县一道把金米村的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常州市帮扶的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蓬勃发展,江苏人爱吃的小龙虾 " 游 " 到秦巴山区的水稻田里,盐城的耐盐碱水稻长到戈壁滩上 ……

在西藏、新疆、青海、陕西、贵州等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培育了一批企业,做大了一批产业,还建成了许多园区,增强了当地的内生发展动力。

先富帮后富,先行者江苏的 " 小康观 " 就是不落一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科技创新是高水平小康的原动力

" 我家在北京,但我在南京工作,现在和家人用手机视频,未来我的爱人有可能像是真人一样出现在我面前,实现隔空拥抱,甚至能听到对方的心跳。" 如此摩登的未来生活图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的描绘中,清晰可感。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

刘韵洁说:" 小康生活不仅是吃得更好、住得更好,而是很多你原本想不到的,都可以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有触手可及的未来。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明显的是,创新已给或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脱发患者将迎来全球首个抗体药、心肌细胞完美再生将不再是梦想 …… 在南京江北新区,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人类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治疗药物正在攻坚克难;在苏州昆山,科技的元素甚至融入了路边的公共卫生间。这里设有智能化监控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厕所内的氨气浓度,市民使用不满意还可以直接 " 给差评 "。

△昆山科技公厕

科技创新,已经融入小康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全面小康的新引擎。

5G 网络规模商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高铁里程逐年突破纪录 …… 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不仅为长期经济发展提供澎湃的原动力,也对接着 "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南京江北新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试验。

江苏省科技厅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到 2019 年底,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7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 30 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4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4%。江苏已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密集、创新生态最健全的地区之一。

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更是江苏未来更高水平小康的原动力。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熊平平 徐红艳 / 文 施向辉 徐洋 花宇 / 摄

标签:
责编:苗津伟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