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多钟!昨晚《新闻联播》系列报道聚焦南京——
还绿水青山 造金山银山
燕子矶片区化工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从灰蒙蒙的化工园区变身绿色家园和生态滨江。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在昨晚播出的央视《新闻联播》中,系列报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聚焦南京——《还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时长达4分多钟。
近年来,江苏南京高效治理污染,开展城市生态修复,水清了山秀了,老百姓在绿水青山中讲述着他们的小康故事。
燕矶夕照,是江苏南京四十八景之一。今年83岁的付庭锦是土生土长的燕子矶人,幼年十里长河的景象至今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之中。付庭锦说,我们那时候一个村就在那吃水。在水里淘米,小鱼都朝你面前跑。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燕子矶地区陆陆续续开办起近200家化工企业,年产值超过300亿,税收30多亿。然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到处是污水,空气也不好。化工厂门前的那个沟就是北十里长沟,水的颜色几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南京化工厂退休职工孔玲说。
化工企业交织城中村,环境污染加上临江的砂石场、物流园,长江沿岸污水横流,满目疮痍。党的十八大之后,南京市“壮士断腕”,下决心还燕子矶一个青山绿水的未来。
江苏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大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绿色生态带、产业转型带、人文景观带和严管示范带,就是想把更多的生态岸线还给母亲河、还给市民群众。
黑臭河道、五彩河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燕子矶百里风光带。市民休闲公园建起来了,156个片区进行了雨污分流,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陆续在此落户,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正启动建设,地铁、过江通道构成的“六横六纵”交通网初见雏形,新城规划人口30万,是现在的2倍。燕子矶也从一个人人想逃离的“重污染区”,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热点。孔玲说,白鹭都来了,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环境。付庭锦说,祖国的变化真是了不起,滨江大道更是南京市风景区一流,不得了。而在南京江宁区的汤山,这里的人们在一座废弃的矿山上,生动诠释着用绿水青山如何打造金山银山。
“好好的一座山把它毁坏了,毁坏了成了一个伤疤了。”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山社区居民钱小宝说。居民说的就是汤山脚下的采石场。采石场最多的时候达上百家,2004年采石场被全部关闭,但是留在山上的疮疤却难以抚平。
2015年,汤山入选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采石场留下的这一道道疮疤成为必须攻克的治理难题。从2017年开始,汤山废弃的矿坑开始实现华丽转身。一部分山体裸露的采石宕口被打造成3级落差88米的人工瀑布,一部分成为“幕布电影”“矿坑灯光秀”的背景,砖窑成为“书店”一部分,废料堆积场变身“矿野乐园”。
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建设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蕾表示,最主要的是保留了矿坑的原貌,警示着我们,要看护我们的自然,保护我们的自然。
废弃矿山通过生态修复,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也日渐凸显,成为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村民增产增收的“富矿”。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项目负责人芮鹏说:“现在汤山不断发展,好多小伙伴选择自己开餐馆,有开民宿的,利用原来自己的房子把它装修一下,接待外地游客,提高了我们当地居民的收入。”
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业态多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随之鼓了起来。钱小宝家人也参与投资开办起民宿,谈起收入如何时,我们能感受到他情不自禁的喜悦。
张蕾说:“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是断了子孙后代的路,但是我们现在靠山吃山是永久都可以吃下去。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来的人就越来越多,带动了我们汤山经济发展。”
如今的汤山温泉小镇,已经突破了过去只有冬季一季火爆的局限。仅以矿坑公园为例,2019年接待游客约53万人,营收近千万,全镇年接待游客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
据央视《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