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文献特展”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开幕。特展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馆藏民国文献为依据,设置民族危亡、持久抗战、砥柱中流、烽火河山、壮怀激烈、文艺号角、西行漫记、浴血重生共8个主题、128个展签条目,展出180余种、近200册原始珍贵文献。

本次展出的近200册文献全部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的馆藏原件。出版时间涵盖了从上世纪20年代末至1945年抗战胜利近20年的时间。从中不仅能看到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分析,还能感受到,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全社会同仇敌忾,抵御侵略的决心。

比如这本1937年7月15日出版,名为《卢沟桥大事件》的小册子,编者在书的第一页就发出警告:国家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在目前,谁不严正的关心世界政治和社会时事,谁就立刻被时代的狂潮所淹没。


在另外一本名为《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的书中,作者全面系统的揭露了当时日本蓄谋已久,妄图全面占领中国的野心,呼吁中华儿女奋起抵抗。


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馆员袁立泽说:“你可以看到,在结尾的时候(书上)说,这本小册子可以当作一部血泪史,可以当作一篇座右铭,可以当作一首图强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自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特展通过对史料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系统展现在空前卓绝的洗礼与考验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壮大,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性问题,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战略运筹能力、奋斗牺牲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万众一心,前赴后继,众志成城,同仇敌忾,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摄影:李成龙
本次特展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现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厚重馆藏实力的同时,特展为人们提供一次“触摸”历史的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饱受战火洗礼、从衰败走向胜利的艰苦历程和用鲜血、生命浇铸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人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护和平的决心,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起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特展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承办。据悉,本次特展将持续到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