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E路同行 智惠江苏 | 腾“云”“架”网,“新基建”硬核赋能新江苏发展
2020-08-11 11:56: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交汇点讯 发展“新基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不仅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8月4日至7日,交汇点记者跟随“E路同行 智惠江苏—‘新基建’篇”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风团先后探访了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四座城市的10多家企业及研究院,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江苏“发力”新基建,十分给力!

关键词:大数据

50亿条数据让污染无处遁形,“健康云”消灭数据烟囱

一块屏,实时显示全省空气、水资源、土壤环境等环保数据,能及时处理问题,也能提前预警污染。这背后,正是大数据在为江苏人能拥有越来越美好的人居生活保驾护航。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季丙贤介绍,江苏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于2018年建成,它涵盖了监测、监控、执法和执纪四大系统,集成各类生态环境数据50亿条。

很多人的印象里,秋冬时节经常灰蒙蒙,而夏天映入眼帘的大多是蓝天白云。江苏省生态监控中心工程师陈高透露,根据数据分析,秋冬PM2.5值高,夏天PM2.5值则较低,但臭氧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即使看起来是‘水晶天’,但有时空气质量可能并不太好,系统会根据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再看哪些工厂企业需要减产、停产,以保证老百姓能拥有良好的空气环境”。

水资源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丝毫马虎不得。“我们以夹江水源地为例,可以看到它的监测周期、目标……这些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 陈高介绍,在水环境监测方面,841个全省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的数据和信息全部上线,其中省考水源地130个。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实时查看水源地的情况,一旦出现绿藻等水质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生预警,而预警信息则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APP推送到地方生态环境部门。

大数据也让污染行为无处遁形。在“监控系统”内,归集了全省14.9万家固定污染源的“一企一档”监管信息,3.8万家排污许可证发放企业监管信息, 2000家重点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排污总量占65%以上)在线监控信息。移动执法实现“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实现了执法过程规范化、可视化。疫情期间,根据系统数据分析对重点地区进行核查即可,执法人员无须前往现场。

大数据虽无处不在,但数据烟囱林立,比方在医疗领域,不同医院的数据都存在壁垒,如何对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姓名、年龄、影像号、影像表现……记者在东部中心的展厅里看到常州市医学影像云平台,平台所显示的“X线会诊报告单”与平常打印出来的报告单内容同样全面,右上角还有二维码,用户可以自己通过手机查看检查报告。

拿着在一家医院拍的物理胶片,到另一家医院就诊,医生一般都会让患者再拍一张,这样耗时耗钱的就诊情况会慢慢消失。据工作人员介绍,东部中心正快速推动“常州市医学影像云”项目落地,将胶片电子化,实现全市医学影像数据汇聚、互通,预计明年常州居民就能以“云胶片”取代物理胶片。

不久的将来,或许每一个江苏人都能在“云”上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方便就医问诊。记者了解到,东部中心定制研发的“智慧健康云”已在2019年底上线。目前“云”上有全省300亿条健康信息数据,日新增3000万条。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不到16个小时,“智慧健康云”就上线了“江苏—黄石医疗服务在线”平台,首次通过远程诊疗的方式,对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救治的确诊患者进行会诊,湖北居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图文问诊或视频问诊的方式,获得江苏医疗专家提供的诊疗服务。

关键词:5G

上半年江苏建5G基站4.1万座,车联网时代苏锡“先行”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江苏“新基建”应用发展成效明显,逐步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据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常如平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建设5G基站4.1万座,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安全生产、交通物流、电力能源等领域累计签约的5G融合应用项目712个。

在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记者了解到,这里已实现5G全覆盖,生产车间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人是生产的辅助者。”中兴通讯制造部的郑华伟部长总结。在生产过程中,5G产品、5G技术随处可见:天花板上配备了5G 360°VR全景监控;5G云化自动导览机器人帮助海外企业远程直播参观;5G云化AGV采用视觉激光融合导航,按照指令穿梭于备料区、生产线、线边仓等区域;5G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用于5G产品整机装配线的检测,实现了用5G技术生产5G产品……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兴已助力国内三大运营商在350+城市实现5G网络规模商用,实现超千兆连续覆盖体验。

车联网是5G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江苏车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起步。在无锡车联网先导区,记者亲身体验了车联网的应用场景。

“下个路口红灯有XX秒,建议通过车速XX”,听到语音提示后,司机调整了搭载车联网V2X系统的车辆的速度,又快又稳地通过了绿灯。这源于藏在车辆后视镜里的“秘密”。据了解,这种智能后视镜具备V2X功能,在车辆上安装并激活相关设备后,就能实时获取所在路段下个路口的红绿灯信息、拥堵信息。该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与路口的距离,规划直行通过前方路口的建议时速,提升路口的通行效率。目前,无锡有包括紧急车辆优先通行提醒、道路事件情况提醒、潮汐车道等应用场景累计12个,并免费向用户开放。

据无锡移动副总经理张剑斌介绍,无锡车联网项目是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球最大的城市级车联网示范区。项目以“人—车—路—云”系统协同为基础,建成了现阶段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LTE-V2X网络,目前已完成包含无锡市主城区、太湖新城区的280个路口的路侧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覆盖面积达220平方公里。

车联网的研究创新在苏州同样令人惊叹。记者了解到,苏州移动与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中移物联网公司、苏州研究院(云能力中心)成立“苏州5G联创中心”,共同建设高铁新城智能网联先导区项目。作为苏州布局2022年世界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打造的示范项目,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8.4公里道路改造。

“车路协同平台”落地苏州高铁新城,实现了国内基于5G无线空口的车路协同多业务验证首秀,以及路侧5G超视距透视、红绿灯信息推送、路口行人防碰撞等5G+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的落地。2020年苏州将完成27.5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改造;2021年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总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

个人定制、万物互联,全面解析,它是网罗天下的“网”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正成为越来越广为人知的热词。工业互联网究竟是做什么的?与普通老百姓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展厅内,一块电子屏和旁边自动运转的机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总经理刘新介绍,这台机器为“云个性化定制系统测试平台”,用户可以远程、个性化定制名片盒。它主要利用了云制造、激光等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对外使用。记者拿出手机扫二维码,手机页面显示输入个人姓名、手机号等信息,等上传相关信息后,平台便将信息传输到终端,这台机器就开始进行定制化生产,不到10秒钟便生产出一款个性化名片盒。“未来可能只需要 1 秒钟,定制化的产品也会更加丰富。”

事实上,这只是“小意思”,针对常州机械工业和加工业聚集,以及设备有上云需求的特点,长江智造院还建立了常州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工厂的数控设备加装数据采集器,采集出现场设备的数据,再发送到云端,用户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分析诊断和设备管理,从而提高效率。以常州某家数控机床企业为例,在设备上云后,提高了6%-10% 的设备利用率。

而在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记者不仅见识到了工业互联网的神奇,还了解到了其中的逻辑。据了解,苏州协同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的人才以及科研力量,致力于为实现高水平“中国智造”,目前的重点项目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听上去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实际上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有所关联。

苏州协同总经理刘晓东解释说,标识解析体系就是身份证,有了身份才可以进行信息关联和共享,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核心前提。过去的标识系统都是被动解析,扫码之后获取信息,而苏州协同所做的是主动解析。“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等动态多元信息可以立刻获取。”刘晓东举例:“现在定制一件衣服,需要与工厂互联,拿到衣服后,只要扫一下码,就可以看到这件衣服的所有信息,包括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未来AR、VR技术的发展,甚至能看到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

“工业互联网能够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苏州协同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监袁雪腾说,“我们通过赋予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设备,每一个产品唯一的数据标识,然后通过标识去打造各项应用,比如说产品追溯的这种供应链管理,比如说全生命周期管理,把设计制造、生产物流以及供应链全部链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工业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将这些数据统一汇总到标识上,因此,最终可以去实现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全流程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企业“上云”

“强链拓市”开启企业数字化进程,普惠AI提升创新能力

在积极探索帮助江苏企业更快更好转型的路上,许多头部企业作为行业领导者,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表现出了积极的担当。

2020年,江苏省工信厅联合阿里云在“133”工程基础上,打造工业互联网“强链拓市计划”: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电商端的流量,全面促成企业在云供应、云生产、云销售三项转型,帮助企业在特殊时期获取市场订单,度过难关。

后疫情环境下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形式逼迫变革。“强链拓市计划”的思路是建立以C2M(消费者反向定制)为商业核心的工业互联网,计划将在江苏知名产业带打造30个销售过亿、数字化转型标杆的C2M“新基建”工厂。阿里云战略发展部总监陈哲透露,今年新增了包括卫岗乳业、千百度、科沃斯、南京钢铁集团、扬子石化、昆岳互联等多个企业标杆。

1976年建厂的曙光牙刷厂,是扬州市第一家牙刷厂,至今已经做了45年外贸。过去生意顺风顺水,让曙光牙刷厂始终没有启动数字化进程。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扬州牙刷产业遭遇出口危机,仅曙光一家就掉了三成订单,有些工厂甚至八成订单被取消,面临遣散员工关门歇业的危机。

85后屠新业是曙光牙刷厂的“厂三代”,遭遇疫情,爷爷、父亲辛苦打拼多年的企业如何自救,他给出了答案。“外贸转内销,不是简单的把出口货转头卖给国人,国内消费者有他们自己的需求。”屠新业说。为了得到更精准的生产指导,曙光牙刷厂选择了进驻今年启动的淘宝特价版。通过淘宝C2M的选款指导,曙光牙刷厂开发出了一款振幅更小,刷头更软的牙刷。这款为国人量身定制的电动牙刷,在天猫618期间卖出了16万支的傲人成绩,成功抵消了外贸订单减少对工厂发展的影响。疫情竟“无意中”开启了曙光的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会席卷所有产业和行业,唯一区别在于受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影响的早晚。”陈哲表示,“当前工业企业最主要的需求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订单、资金和人才。阿里则为企业提供电商销售平台、供应链平台、物流平台以及金融平台。”另据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江苏总经理李嘉平介绍,阿里巴巴计划在江苏新基建方面投资600亿,建设江苏总部园区、数据中心以及国家智能物流中心。

助力企业“上云”,华为同样“有所作为”。2019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与华为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华为在AI的技术能力、生态能力、产业发展的实践能力,合力打造华为(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的概念太大了,如果不把它放到具体运用场景之中,很难实现价值。”华为(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总经理甄亚辉介绍。华为希望通过创新中心的设立将在AI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成功实践开放、分享,让AI真正服务于实体企业,让企业更加智能高效。

记者了解到,2019年至今,创新中心走访调查软件谷内500多家企业,累计为77家企业使用人工智能云服务产业发展资金,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服务以及帮扶上云。同时,创新中心联合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助力谷内的AI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未来网络

每粒沙都能拥有一个IPv6地址,精准协同让未来不再有距离

“剁手族”欢快地买买买时,可曾发现,手机淘宝首页最下方的橙色小字 “IPv6”?IPv6,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简称,它有着多到无法想象的海量地址。在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简称“中心”),记者近距离了解了IPv6。该中心是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施的是北京和南京“双中心”布局,南京的地址位于江北新区。

中心展厅的大屏幕上,讲述着IPv6的来龙去脉:互联网核心基础协议是TCP/IP,最初使用的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其地址空间约43亿个。目前,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不足60%。但在2019年11月,IPv4地址已经枯竭。IPv6的海量地址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IPv6的地址有43亿×43亿×43亿×43亿个。通俗来讲,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能拥有一个IPv6地址。”中心副总张兵形象地表述。

“IPv4向IPv6升级,互联网架构将更先进、开放、包容、安全。”张兵介绍,等所有的终端和应用都支持到IPv6,将实现“一物一地址”。大数据分析将更精准,并能更好服务于应用。“比如溯源做到位,假货就可能无处‘躲藏’。”张兵介绍,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像修路;互联网应用层的接入,就像行车。目前的工作是从“通路”到“通车”。越来越多的企业更重视IPv6。“手机淘宝首页下方有‘IPv6’,就说明它已可支持到IPv6。”

记者了解到,中心还致力于打造网络技术产业的“江北乌镇”。2019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技术盛会之一——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永久落户南京,成为江苏省网络技术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未来网络向我们展示了未来世界的神奇。“信息经过2000公里的传输,时延抖动的控制精度,可以控制在0.1毫秒范围内。”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是由世界一流网络通信与安全研发高地、位于南京江宁的紫金山实验室联合华为共同开展的最新创新实验。

紫金山实验室是江苏省、南京市聚焦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全力打造的世界一流网络通信与安全研发高地。近几年来,紫金山实验室科研团队自主攻关研发了面向大网场景的网络操作系统——CNOS(司络),目前已在近400个城市1000多个节点大规模骨干网中稳定运行3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等重大领域。

“在面向未来的确定性网络中,异地的软硬件系统可以实现多点精准协同。我们做的实验显示,在此网络中,信息经过2000公里的传输,时延抖动的控制精度可以控制在0.1毫秒范围内。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人眨眼一次,平均所用时间是100毫秒。所以我们根本感受不到0.1毫秒这种时延抖动的变化差别。”紫金山实验室研究人员透露,未来网络对于时延抖动的控制非常精密。“有些特殊场景,比如危险的、有辐射的地方,可以依靠机器人在前端操作,必要时可以在后端进行人工精准实时干预。”

据了解,当前阶段,互联网还是消费型为主。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未来网络将从主要面向消费行业,升级为重点面向生产制造行业,并引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

交汇点记者 黄欢/文 张琦/视频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