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江苏多措并举,创造条件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促进消费回流和人气回升。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10.4亿元,总量稳居全国第二。
【释放潜力 27亿元消费券撬动300亿消费】

“消费券”,是今年消费者口中的大热词,更热的,则是它的撬动作用:截止目前,全省各级政府累计发放超过27亿元消费券,撬动消费近300亿。在苏州,一场覆盖近三万家企业的全年度消费激励计划“苏州锦鲤”正如火如荼进行,消费者只要领取苏州锦鲤的消费券,不仅可以享受5元到50元不等的消费折扣,还能抽取高端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湖景房。真金白银的支持有力释放了被疫情“冰封”的消费需求。

苏州市民计女士说:“为了用10块减5块的消费券,不可能只花10块,只会买得更多。蛮好的,蛮方便的,促进消费嘛。”

苏州泉屋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村学说:“苏州锦鲤这项活动为我们带来了三万的新增客流,让利消费者三十万元人民币,对我们的营业额提升有三百万元人民币。”
【创造需求 丰富活动提供充足政策供给】

瞄准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升级趋势,江苏不断加大创造消费需求的政策供给。通过省商务厅举办的"品质生活苏新消费"系列促销活动,中小商贸企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实现销售额543.3亿元;无锡市创新打造“商业+外贸”的模式,组织外贸企业直播带货,不少企业一晚上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十万元,为拓展内需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张家港,围绕高铁开通、足协超级联赛、影院复工等时下热点的"多彩夜沙洲"主题夜市不仅吸引本地消费者,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城市的夜晚变得人气十足。这个夏天,南京的“夜金陵”、苏州的“姑苏八点半”、常州的“龙城夜未央”等一系列夜经济品牌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全省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新兴消费加速发展。体育娱乐用品类、智能家用电器类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网络零售和网络订餐服务同比增长超过30%以上。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省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5.9,处于2013年开展调查以来的较高位势。6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疫情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说:“消费券是增加了消费的强度、各个行业复工复产是拉宽了产业的宽度,现在促进夜经济以及其他经济形态是拉长了时间维度。从刺激到稳定到创造,可以说江苏的消费逐步走向正轨。下一步市场的主体要将防疫作为消费的前置条件,从满足消费,创造消费,激励消费,提升消费这几个方面来下功夫。”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罗聪懿、杨国、杨雯、俞海、黄元、孙浩瀚 盐都台、南通台、常州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