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对标世界一流 连云港着力临港产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2020-08-14 17:52: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连网】周莹 连工信

8月12日上午,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77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超9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本次银团贷款总规模415亿元,创江苏省银团贷款融资总额最高纪录。此次银团协议签订,为盛虹炼化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渠道,为项目实现预期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连云港石化产业标杆性项目,盛虹炼化项目建设将有助于夯实连云港石化基地规模和质量效应,推动连云港临港产业向着世界一流标准迈进。

连云港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当前,连云港市经济发展面临规模增长和效益增长双重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连云港不仅需要规模性增长,更要推动临港产业向着高质量方向迈进。

“内核”不足制约临港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工业发展速度同港口建设规模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产业对港口供给不足,对城市人口吸纳不够,出现了“小产拉大港”“小产拉大城”的尴尬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连云港市积极响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在徐圩新区、柘汪临港产业区、板桥工业园布局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为港口、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显示:2019年,连云港市六大主导行业中临港产业占比居高不下。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481亿元,同比增长17.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17.9亿元,同比略有下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产值175.7亿元,同比增长2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20.2%。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连云港临港产业也存在“内核”不足的问题。虽然临港产业中化工、冶金、石化、能源等行业在全市工业占比居高不下,但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和团队,存在创新盲区。与此同时,国家对临港产业绿色、节能、循环要求不断提升。以石化产业为例,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推动石油石化行业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明确要求到今年年底,石化行业的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石油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资源利用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吕长江表示,石油石化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主要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与绿色低碳生产,不断完善节能降碳的标准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天,连云港的临港产业正在这样的思维指引下,加快打造以生态、低碳、循环为特色的临港产业集群。一批按照“四个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的连云港临港企业正在连云港临港热土耕耘、奋斗,努力书写发展的绿色篇章。

生态、绿色、循环成临港产业共识

临港产业是指依托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对临港产业的印象是“大笨粗”。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临港产业的工艺流程不断优化,今天的临港产业正在走向全链条循环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打造绿色、低碳的临港产业,连云港各大园区正积极主动实施循环化革命。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展示馆,笔者看到徐圩新区正在下的一盘“大棋”———盛虹炼化一体化产生的芳烃,供应中化生产尼龙66;生产PTA的虹港石化能为化纤产业供料;中化的“碳三产业链”给下游中化塑料提供原料;虹洋热电联产项目不仅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还为整个新区提供热能储备……一张庞大的石化产业网络实现了区域原料互供的产业大循环。

如今,连云港的临港产业不仅积极地推进园区循环,而且还在为材料、装备、医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中复神鹰碳纤维为例,制造碳纤维关键原材料就是丙烯腈。盛虹石化就是国内知名的丙烯腈生产企业之一。为此,位居临港板块的盛虹石化和地处产业板块的中复神鹰借助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相互连通,连云港碳纤维的产业链也被拉长了。

无疑,连云港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关键就是构建产业链条完备、竞争力持久的临港产业集群。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建议,连云港应加快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基地。以钢铁、石化等现有临港支柱产业为重点,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策划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推动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向前深入技术研发等领域,向后延伸到销售采购等环节,横向上引进各类材料生产、零部件配套等厂家,降低中间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精品钢铁基地和国家级大型石化基地。需通过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产业步入结构深度调整期,推动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临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临港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引进一批省级以上临港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激发临港企业科技创新主导作用。引导政策、资金、人才、公共服务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精准培育壮大一批临港科技领军企业。围绕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主导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一批临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承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做好服务配套促临港产业飞跃

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增加科技投入。这就要求连云港市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积极地引进科技担保、科技保险机构,通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揽人才,破解科技人才、技术工人匮乏等问题。

临港产业大多数是基地型、龙头型项目。这些项目投资大、审批环节多、建设周期长,需要当地政府有耐心等待项目开花结果。各地各部门需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胸怀,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牢牢抓在手上,积跬步以至千里,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推动连云港经济崛起。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众所周知,瑞士钟表、意大利服装、日本的家电,因为工艺水平高和品牌影响力大,产品的附加值都很高。这说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这就要求连云港要努力推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临港产业下游中小企业招引力度,形成临港产业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大创新创优、技术改造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应鼓励大企业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大企业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标签:产业;连云港;石化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