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双休日,从上海工作地回到花桥居住地的党员魏三鹏总是比日常上班还忙,社区里的大小事情都要参与,左邻右舍遇到困难也总会找他帮忙。为此,他建立了一个有150多名邻里的服务微信群。“长三角一体化,到哪里都是家。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义务为美好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魏三鹏说。
像魏三鹏一样,工作和组织关系在上海、生活在花桥的“潮汐式”党员有4000余名。他们借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星期天工程师”做法,在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花桥人亲切地称他们为“星期天先锋”。这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昆山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昆山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治理体系,精心描绘基层社会治理“工笔画”,让社会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市民。
沪昆深度交融
“星期天先锋”共建共享美好社区
花桥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在两地,为花桥乃至昆山带来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了当地乡镇企业发展,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如今,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很多上海人居住到了“后花园”昆山,一批“星期天先锋”更是带来了上海先进的社会治理、企业管理经验和理念,在花桥各级党组织带领下,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成为活跃在各社区的一面面“流动红旗”。
“这批党员学历层次高、整体素质好,给予他们一定的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能活跃社区氛围,还可以助力花桥高水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花桥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花桥探索建立“1+1+1+N”自治模式,即由1名社区党员干部,联系1名积极性高的“星期天先锋”,结对1名普通“潮汐式”党员,带动N名居民群众。同时,瞄准党员特长,梳理社区日常事务,形成党务、治理、法律、教育、调解、卫生等6大类主项目,引导“星期天先锋”认岗领责;创设“星期天先锋”积分账户,把党员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列为积分项目,定期评比、公示、奖励;建立社区党组织“月度议事日”制度,听取上海党员关于花桥社区治理合理化建议;专门为上海金牌调解员孙菊娣设立“孙阿姨调解室”,发挥“老娘舅”专长,调处社区矛盾纠纷。
此外,花桥还与上海安亭镇、白鹤镇共建“党建联盟”,协同举办“书记思享汇”活动,开设“初心号”长三角党建教育巴士,举办“安花白”三地社区党组织书记交流座谈,汲取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优秀经验;在区内建立首个社会组织党群服务站,全方位引入23个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机构,推动区内13家社区党组织与上海“类型相近、结构相似”的19家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探索将上海的1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物业公司经理吸纳成为花桥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从而凝聚更广泛的社区治理力量。
打破区域壁垒
司法服务资源加速一体化
不久前,市民小张和家人在昆山市社区矫正中心,通过视频见到了8个多月未见的正在溧阳监狱服刑的父亲。“视频让我们家人之间相见变得更容易,比原来的电话交流更亲切。”小张激动地说。这是昆山市司法局打破区域壁垒,创新推出的远程视频会见服务,让服刑人员和亲人实现了“云端”相会,增添了一条感化服刑人员的新渠道。
“跨域协作能够有效整合长三角区域司法服务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区域司法协作良好态势,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昆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川表示。
过去,因案件管辖问题,跨区域打官司面临诸多不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昆山在加强省内司法服务资源协作的同时,不断将协作区域延伸至长三角其他城市。昆山法院花桥人民法庭、千灯人民法庭发挥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分别联合上海嘉定、青浦两区的人民法庭及司法所创新办案模式,建立起高效协作、全面共享、深度交流的跨域协作执行机制。
“司法是老百姓获得公平、公正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昆山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域司法协作一体化,不仅大幅降低司法成本、减轻百姓诉累,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在司法领域的创新。
据了解,在推进跨域司法协作一体化过程中,昆山市创新开展普法活动联办、普法阵地联建、普法队伍联培等,在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延伸段打造“垒垒驿站”、建立“临沪尚法”公共法律服务站、开设学习交流课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研讨等,进一步提升我市普法工作水平。
深化探索创新
打造社会治理“昆山样板”
举办文艺演出、开展防范知识竞赛、组建宣讲队伍、成立反诈联盟……连日来,昆山市“全民心防”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年9月,昆山市公安局会同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委政法委在全市层面启动以反诈宣传为主,辅以消防安全、文明交通等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等为重点内容的“全民心防”工程,构建全覆盖宣传网络,定制多维度宣传举措,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
在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基础上,“全民心防”工程创新提出“心防”概念,也是昆山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昆山以创新治理为引领的基层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深入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引领工程”“平安工程”“幸福工程”“文明工程”“强基工程”五大工程;持续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小区整治行动和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技防提升工程,今年上半年130个重点小区违法犯罪警情数同比下降14.39%,48个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违法犯罪警情数同比下降30.05%;建立以“万人违法警情数、万人消防警情数、万人交通事故警情数、万人民事案件数、信访矛盾化解稳控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平安指数”发布机制,以“蓝黄橙红”四色递增的预警形式,实行月度通报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防范和处置工作,提升预警预测预防能力,2019年预警总量同比下降37.27%、万人违法警情预警下降40%、万人消防警情预警下降22.22%、万人交通事故警情预警下降50.79%,2020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省测评达到99%;固化公众评判庭、平安指数、律所共建等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依托网格化联动平台,在职能归并、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协同高效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新模式。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最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群众。我们将继续探索一条以网格治理为基础、多方联动为架构、科技智能为支撑、多元共治为依托的昆山社会治理新路径,在长三角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中,贡献昆山智慧。”昆山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马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