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有哪些?为什么强调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新”?如何理解“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14日上午,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座无虚席,7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聆听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两个半小时的宣讲,不时有人奋笔疾书,记录精彩的宣讲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效、内涵丰富,深入浅出的宣讲,引发全场共鸣、共振,激发了大家奋进新征程、开创更美好未来的热情和干劲。
这堂干货满满的宣讲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听完宣讲的南大师生有何感想?随“瞭望君”一起来看。
0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娄勤俭围绕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以及今年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引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事例进行系统阐述。
听完宣讲的南京大学师生们纷纷表示,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更加深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起点上推动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需要青年一代薪火相继奋斗、共同创造未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良说,宣讲内容对五中全会精神的解读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作为陕西籍南大学子,对报告更是深有感触。从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到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再到如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我深刻认识到目标引领的重要作用。”来自陕西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浩然,对江苏的未来充满期待。“我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锻造过硬本领,争取能留在江苏工作,为江苏现代化建设和苏陕协作贡献力量!”
江苏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刘绍文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他建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全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十四五’是江苏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面向江苏海洋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组织力量协同攻关,推进江苏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坚持陆海统筹,加强海陆对比研究;
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发挥好海洋科技工作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勘查开发能力;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开发方式转变。
02
这段时间,江苏上下最大的喜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要使命。
11月12日,总书记视察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南通博物苑。
11月13日,总书记在扬州视察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江都水利枢纽。
11月14日在南京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充分肯定江苏工作,并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娄勤俭说,江苏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科学谋划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
如何理解总书记对江苏的高标准、高要求?娄勤俭从“中央有重托”“江苏有基础”“干群敢担当”“奋进正当时”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对此,现场听课的多位南大师生深有感触。他们表示,江苏发展已经站上新起点,总书记亲自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正在成为江苏发展的最鲜明标识。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江苏的“十四五”必将取得更多更加过硬的发展成果。
宣讲中,娄勤俭还跟师生们分享了江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力以赴复工复产背后的故事。现场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心潮澎湃。
“瞭望君”了解到,疫情以来,南京大学医学院就有这么一个群体,在学校还没恢复正常科研活动时,就投入到抗疫战斗。比如,南大医学院教授吴稚伟第一时间组织科研队伍,在新冠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检测试剂盒试制产品实现量产并向国内外捐赠3万余份,治疗性抗体也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宣讲中特别提到江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贡献,作为一名江苏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南京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阿妮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江苏上下迅速响应、勠力同心,医务工作者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交出“病人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满意答卷,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江苏力量。南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累计出征430余人次,他们中有临床教师、有毕业校友、有在读研究生。还有很多师生在后方以科研助力抗疫,用所学服务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家应该如何把握规律积极作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吴俊华听完报告深切地认识到,科学家首先要有家国情怀。“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像钟南山院士那样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每个科学家都应该像钟南山一样具有家国情怀,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竭尽所能,多做贡献。”
03
党的十九大以来,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又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下一步江苏怎么干?
宣讲中,娄勤俭结合大学科技创新的实际,对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安排,专门进行了深入阐释。他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科技创新历程,同大家分享一个个生动的科技创新故事后指出,科技落后必然处处挨打,国家富强、科技必须自立自强,对中国科技任何的封锁只会激发我们的志气和斗志,让我们科技发展更快更强大。现场听报告的师生们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要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舍得花精力、舍得投入、舍得坐长时间的冷板凳、舍得承担创新活动的风险。
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补齐短板、打牢基础,关键时候不能被人“卡脖子”;解决“拿什么与别人交换”的问题,锻造长板、形成独有优势,支撑更高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这些年,南京大学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全链条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
“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政产学研高质量合作新模式上始终不遗余力,高度重视创新资源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良告诉“瞭望君”,面向国家力争2060年完成“碳中和”的重大需求,在二氧化碳矿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他所带领的团队受自然界 CO2-DIC-CaCO3 转变过程的启发,创新性开发了以可溶镁废弃物为原料实现二氧化碳矿物资源化的工艺流程。在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支持下,依托于南京大学浦口资源环境研究院,此项技术顺利转化落地,并独立建设全球首条全系统二氧化碳矿物封存(利用)实验装置,实现300吨级封存产品再利用建设CCUS工程示范。
“听了娄书记的宣讲后,作为从事基础科研及教学的老师,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将科技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之高度,也为能够身处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时代而感到自豪。”国家杰青、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江德臣说,这些年,江苏持续加大对基础科研及转化的支持力度,让高校科研人员可以安心从事原始创新科研工作。“我们将根据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进一步聚焦科研的主攻方向,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接续奋斗,勇立潮头,将科研实力从‘国际并跑’提升至‘国际领跑’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助力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瞭望君”获悉,江德臣团队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细胞活性分析仪”已完成技术转化,在全国多所科研单位和高校推广使用。
宣讲中,娄勤俭对高校研究人员在基础研究中所应发挥的作用给出殷切期许。“作为一名高校基层科研工作者,我听完讲话备受鼓舞,更觉得重任在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卜磊认为,核心技术绝不能受制于人,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研发“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技术与系统,对于计算机领域科研人员而言,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在“卡脖子”领域勇于突破,潜心从事“从0到1”的基础研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与挑战。秉承南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去摘取荆棘丛中最美的花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成为南大科研人员的普遍共识。
04
“南大是世界的南大、中国的南大,更是江苏的南大,江苏人以这样一所百年名校而感到无比自豪,期待南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科研创新的一面旗帜。”宣讲最后,娄勤俭对南京大学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并深情寄语当代大学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研究生管艺添对“文化自信”印象深刻。她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密码”。“我们要努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主动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全面提升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读好书、走好路、做好事”,南京大学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许润达听完宣讲后,用“三个好”概括所思所想。他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国情现实,扎根江苏大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关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党和国家的重托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相连,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华日报记者 陈明慧 通讯员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