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最新“剧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2021-01-19 14:54: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新年新气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片创新热土,在新的一年也将带着崭新的期盼开始新的征程。

揭牌一年多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十四五”开局怎么干?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上周有了最新“剧透”。

1月14日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者、领头人和64家理事会成员、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在云端开启了一场“群聊”。

“瞭望君”注意到,会议提出将按照“一田三新”定位,聚焦57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民生感受度,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江南水乡客厅”将在今年9月底前形成详细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江苏作为轮值“东道主”,将在示范区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轮值理事长,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表示,两省一市将把示范区作为要素循环的重要节点,协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协力推动教育研发、金融人才加速集聚,推动示范区成为集聚高端院所的重要枢纽。

横跨沪苏浙三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挂牌一年多来,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区形成了32项具体成果;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4大领域,推进了60个亮点项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初步形成了“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的跨域治理新格局。

从“共同推动具体项目”到“共同实施行动计划”,再到“共同制定行为准则”,两省一市对一体化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

“示范区建设没有‘低垂的果实’。来自两省一市的建设者,都是坚定的拓荒者,敢于在无人区里走新路。”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深有感触地说。

从“三家人”走向“一家亲”。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已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示范区还将继续寻求三地“最大公约数”,聚焦57项重点工作。其中,一体化制度创新35项、重点项目建设9项。

比如,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江南水乡客厅”,在去年的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关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的设想,“江南水乡客厅”就是要由三地合力打造一个具有东方意韵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成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区。

比如,两省一市要研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统筹使用机制,研究推动一体化示范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机制,探索推进一体化示范区科技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研究形成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等。

老百姓们最为关注的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浦港路南延-西塘至芦墟公路(吴江-嘉善)、锦商公路-金商公路(青浦-昆山)、丁新公路北延-莲龚路(青浦-嘉善)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公共服务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支持推动苏州第九人民医院、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争创三甲综合性医院,吸引更多优质教育集团和更高级别体育赛事落户示范区。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要迫不及待想要了解这示范区明年57项重点工作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吧?“瞭望君”梳理了一份纯干货,快来先睹为快吧!

持续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

1.编制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并按程序完成报批。

2.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14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报批并推进实施一体化示范区水利、生态环境、综合交通、供排水、燃气、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一批专项规划。

3.编制形成水乡客厅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提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共建共享机制。

4.开展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

5.编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统一的规划建设导则。

6.制定形成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流程实施意见。

7.研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统筹使用机制。

8.开展一体化示范区基本农田规划调整试点研究,形成试点方案。

9.完成“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跟踪评估制度。

10.开展生态环境“三统一”制度深化落实工作,完成首批环境标准发布,研究制定一批新的环境统一标准,实施先行启动区16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共建共享,建立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执法互认机制。

11.推进一体化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

12.研究推动一体化示范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13.编制出台一体化示范区重大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14.研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运行管理方案,推动建立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工作机制。

15.研究出台一体化示范区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并推进实施。

16.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内率先试点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机制,探索推进一体化示范区科技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17.编制一体化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编制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地图,深化落实知识创新型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方案。

18.深入推进金融同城化建设,推动一批同城化金融机构落地,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公共服务领域移动支付互联互通,试点跨区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深化推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18新试验区建设方案研究。

19.研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意见,推进知识产权跨区域联保共治和管理服务一体化机制。

20.研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区域标准管理办法,探索制定重点领域跨区域标准。

21.聚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等方面,研究形成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市场监管制度集成创新实施方案。

22.发布一体化示范区“十四五”人才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出19统一的高端人才共建计划;以赛代评,开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加快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研究出台一体化示范区职业资格互认实施细则,探索推进职称联合评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认和高技能人才项目共享机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移民政策实践基地管理机制。

23.深化完善长三角电子税务局建设,实现跨区域平台单点登录功能,深入推进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办税建设。

24.研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跨区域财税分享实施方案。

25.研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跨区域公共信用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深化一体化示范区统一的公共信用报告应用,探索推进跨区域“信易+”特色应用。

26.研究出台一体化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第二批)。

27.深入推进一体化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细化并落实一体化示范区职业学校招生入学、学籍管理、专业设置、教师信息服务等工作方案。支持推动示范区内产教融合新型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深入推进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

28.深入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工作机制,率先实现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码通”。

29.研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医疗机构检验检查报告互联、互通、互认工作机制。

30.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31.研究形成一体化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32.联合打造一体化示范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

33.持续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机制,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一体化。

34.推进示范区中医医联体落地运转。建立一体化示范区中医专科联盟,开展中医药人才学科合作共建,提升一体化示范区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35.探索形成一体化示范区教师一体化培养机制,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师资培训中心。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6.加快开展嘉青昆快速路、江陵路-同周公路-锦淀公路-崧泽高架快速路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动浦港路南延-西塘至芦墟公路(吴江-嘉善)、锦商公路-金商公路(青浦-昆山)、丁新公路北延-莲龚路(青浦-嘉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打通复兴路-曙光路,继续推进外青松公路、胜利路-沿沪大道建设。

37.开工建设元荡岸线生态治理、提防达标及岸线贯通工程(二期);开展淀山湖岸线生态修复、提防达标及岸线贯通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启动示范段建设;推进太浦河岸线生态修复、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嘉兴市中心河拓浚及河连通工程前期和建设。

38.加快发展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序推进华为研发中心、上海市西软件信息园、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美的上海全球创新园区、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中关村集成电路创新港、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瑞喆智能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精测半导体、优刻得数据中心、上药杏灵科技产业创新、京东智能供应链、立讯智造(浙江)、格科微电子(浙江)、云顶新耀生物医药、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数据基地项目。

39.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5G、千兆光纤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享,推进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协调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长三角)节点建设,统筹规划示范区互联网数据中心及边缘计算中心布局,加强对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和服务能力。

40.加快建设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建立智慧大脑云空间,进一步与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云空间互联互通,建设完成一体化示范区规划管理信息和生态环保一体化等平台。

41.加快推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医院、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吴江区中医医院、嘉善县健康护理中心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支持推动苏州第九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争创三甲综合性医院。

42.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加快推进朱家角特色小镇、“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黎里国际生态文旅示范小镇、苏州融创桃源国际生态文旅度假区、西塘宋城25演艺谷、云澜湾温泉国际等文旅项目建设。

43.加快优质教育集团落户示范区,推动上海民办兰生复旦学校青浦分校、苏州华锐双语学校一期、吴江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合作办学项目、吴江区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惠学校等教育项目建设;做好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一期、一体化示范区吴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上海大学研究院等院校的建设工作。

44.举办环意自行车长三角公开赛、世界赛艇锦标赛(淀山湖)、“桨下江南”水上马拉松系列赛、中国攀岩赛、东京奥运会诺卡拉帆船亚洲资格赛、世界龙舟锦标赛、示范区马拉松赛等赛事,吸引更多更高级别体育赛事落户一体化示范区。

强化工作机制保障

45.配合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服务保障工作。

46.总结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第二年工作,推出一体化示范区第二批制度创新经验清单。

47.进一步完善理事会、执委会运行机制,建立并实施理事会成员单位工作情况报告制度。

48.优化开发者联盟运行机制,举办第二届示范区开发者大会,组织开展开发者联盟系列活动。

49.协调推进“一体化示范区22条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做好相关评估工作。

50.加强国内外重点区域政策比较研究,提出一批争取国家27支持的重大政策建议。

51.加强对两省一市实施的国家级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研究,将相关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集成并在一体化示范区实施运用。

52.做好一体化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协调提请两省一市人大将其列入本省市2021年立法计划(调研类项目)。

53.配合两省一市人大做好《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执法检查工作。

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54.组织开展世界级湖区前瞻性重大问题研究。

55.组织开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6.组织开展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57.示范区养老服务一体化模式和创新举措研究。

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试验田和样板间,在示范区里行得通的宝贵经验,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有理由期待,2021年的示范区里结出更多丰硕果实,传来更多利好!

整合 新华日报记者 林元沁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