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春走基层】上新了,乡旮旯!
2021-01-25 09:21:00  来源:人民网  
1
听新闻

从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出发下乡,一路最吸引人的,除了两边的一片片苗木,就是我们所行驶在的这条宽6米,全长4公里的乡村公路。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极具现代设计感的厂房,外观内设都不输城市。

“交通便利也是当初选择回乡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忙着过年时,鲁曼依然在自己的“火鸡总动园”里忙碌着。在旁人看来甚是辛劳,可是鲁曼心里却美滋滋的。

为支持回乡创业,建湖县交通运输局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打通乡村振兴的交通脉络。陈甲村的这条道路,正是浓缩了建湖县为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支持创新创业所作的工作。

“只要技术好,养鸡也能有出息”

说起这条路,时针拨回到2010年。

这一年的鲁曼,还没有回乡创业的打算。有一天,她在徐州接到了男友廖正军的电话,说自己在村里创业,租下了几间村里的废旧校舍,打算养一些火鸡,想让鲁曼来看看。

“现在路修好了,从建湖车站到陈甲村开车只需要15分钟,但那时的路可不好走。”鲁曼笑着回忆,那天廖正军骑着电动车来接自己,半路车坏了,结果40分钟的路程,最后却花了2个小时。

而这一看,也让鲁曼下了决心,要回乡和廖正军一起创业。

鲁曼在养殖场给火鸡喂草。鲁曼供图

要创业,资金不足怎么办?一个电话,鲁曼打给了陈甲村党总支书记吕井山。“吕书记告诉我们,县里有一些创业政策、补贴可以申请。”在建湖县农委,鲁曼得到了项目支持、扶持资金、产学研合作;在建湖县妇联和人社局,鲁曼拿到了创业贴息贷款、大学生村官贷款。

有了创业款,场地不够怎么办?鲁曼又找到了吕井山。“旧校舍只有6亩,我们想扩大规模,但那时在农村,大学生回乡被看成是一件很丢脸的事。”鲁曼至今仍清晰记得村里人的不信任,“他们说我们两个大学生,会不会只是一时兴起。”吕井山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决心,便去村民家里一户一户地说情。3个月后,鲁曼和廖正军在村里流转了27亩土地。

扎起马尾辫,套上工作服,在鸡舍挑粪、喂鸡、种菜,从小没有做过农活的鲁曼一件件学了起来,干劲十足。但鲁曼的父母坚决反对。

“辛辛苦苦把你供出去读书,你要是敢辞职回乡旮旯里养鸡,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女儿。”身边的大学同学不少留在了一二线城市,鲁曼却坚持回到村里养起了火鸡,“只要有技术,回农村养鸡也能有出息。”

不同于普通家禽鸡的饲养,养出一只成品火鸡需要150天。如何搭配饲料,喂养次数是多少,饲养环境怎么样,怎么进行消毒、防疫……这都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和完善的防病体系。

不远处,一群群火鸡发出咯咯的叫声。鲁曼和廖正军俩人就这样吃住一直都在养殖场旁边。2011年4月,两人在火鸡养殖场里举办了婚礼。

鲁曼和廖正军查看火鸡生长情况。鲁曼供图

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销路怎么样?“很艰难,没有能力建渠道,想要富起来也很难。”鲁曼和廖正军也发愁,“拉着几百斤的火鸡挨个酒店去推销是常有的事。”

“试试在网上卖?”鲁曼想到丈夫廖正军有IT从业经验,便建议他做个网页,把火鸡放到网上售卖。没想到这一“触网”,销路也逐渐打开了。10年时间里,鲁曼夫妻俩拥有了火鸡养殖、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传统的养殖模式加上互联网运作,无疑是‘互联网+’中最接地气的一种做法。”鲁曼说。

刚开始鲁曼夫妻在互联网上卖货时,村里人大多不懂,也不理解。慢慢地,村里人发现鲁曼夫妻俩在养火鸡、卖火鸡这块还是有两下子。当鲁曼夫妻成立了江苏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后,村民们都表示愿意跟着干。

“只有努力干,才有好日子”

镜头前的鲁曼打扮朴素,1985年出生的她不爱拍照,手机相册里很少有自己的照片,但有一张老照片她珍藏许久。“这张照片是我在村里当时的贫困户徐中林老汉家里,我去给他看一下火鸡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鲁曼回忆道。

鲁曼到村民徐中林家了解火鸡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鲁曼供图

70岁的徐中林和老伴儿过去一直吃低保,2016年家门口被安装上了“低保户”的公示铭牌。人来人往,他越发觉得“挺没有面子的”。按说徐中林这样的年纪,在家闲着也有低保兜底,日子也过得下去。但徐中林不愿意一直这样。

“以前找不到出路,现在有机会了,谁都想日子过得好一点。”在吕井山和鲁曼的鼓励下,徐中林动了心思,有了养火鸡的想法。

没钱,怎么买鸡苗?2011年鲁曼成立了合作社,免费为村民发放鸡苗,同时免费提供饲料。不懂技术,怎么养?免费技术指导,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教村民养殖技术。“鲁曼来我家的次数比亲戚来得还多。”徐中林回忆,鲁曼手机里的那张老照片中,秤上倒挂着的正是自己养出的首批火鸡中的一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他努力的方法,怎么养,怎么喂,多少斤,一条一条的说清楚。”在鲁曼看来,让农户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很重要。一旁的吕井山补充,“现在,陈甲村有40多户都在养火鸡,高作镇也有400多户在养。”

有了鸡场,养活了火鸡,销路怎么办?成品火鸡出栏后,和农户签订保护价回收协议,最后由合作社进行初加工、深加工,再对外销售。效果怎么样?“靠着养火鸡,2017年我就脱了贫。”在脱贫的路上,鲁曼和吕井山带着徐中林跑了起来。2019年,徐中林的60只火鸡给他带来6000元的纯收入,平时还在鲁曼公司里打工,一年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徐中林朗声说:“为了过上好日子,还要努力加油干。”

陈甲村村民徐中林。人民网 刘云摄

同时,鲁曼还带领村民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为陈甲村的村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徐中林感概,“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在她的带领下,目前陈甲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在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陈甲村也被评为“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以前想出去,现在想回来”

这些年来,鲁曼夫妻俩的辛苦都看在吕井山眼里,“在过去,村里没有啥能挣钱的工作,谁家孩子不想往外跑。”如今在高作镇,不光只有鲁曼和廖正军夫妻俩回乡创业。“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好了,挣钱的门路多了,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回来。”

的确,多年来,建湖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以吸引、鼓励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明确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申领要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利用在外务工人员返乡过节时机,召开座谈会、联谊会介绍家乡经济发展情况,邀请其返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设立县全民创业银行,由县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大力培植返乡创业典型,发挥头雁作用。

2019年,建湖县扶持大学生创业264人,新增返乡创业1256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988人。鲁曼的成功正是建湖返乡创业人员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

“以前我们村里没有什么特色产业,现在她这个火鸡养殖,变成我们村甚至我们镇的一个特色产业。”吕井山介绍,不仅村里的人来这务工,连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也回来应聘。31岁的曾李华从苏州回来,2019年2月到鲁曼的“火鸡总动园”工作,“这里能量大,可以挑战自我,工作也有激情。”

早在2015年初,鲁曼创立了“乡旮旯众创空间”,把有志于在乡村创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免费为他们提供创业辅导,目前已有4000左右人次高校毕业生、留守妇女和回乡人员加入了她的创业团队。

查看火鸡生长情况。鲁曼供图

为什么愿意这么做?“说起农村大家都会觉得充满了鸡粪味和土腥味,但其实农村应该是美的。”鲁曼感慨,“若是离开了人,乡村的发展就会后劲不足,乡村振兴要把人才留在农村。”

事实上,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建湖县正建设一支能承担起带动生态农业发展重任的新兴力量。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民,更多的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有野心的“新农人”。

湘西保靖县的椪柑、黄金茶、油茶,藏疆陕的农副产品……2019年2月28日,鲁曼和合伙人在南京开了一家精准扶贫超市。超市采取“实体店+电商”的运营模式,团队将发掘贫困县的好产品,然后通过平台推荐给消费者。鲁曼解释,“这是一个大工程,所以需要更多有本领、有杀手锏、能吃苦的年轻人参与。”

再问,放弃大城市回乡旮旯后悔吗?“不后悔。”鲁曼坚定地回答,“现在交通好了,互联网也很发达,还有政策扶持,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不后悔。”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