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前行。从嘉兴南湖一叶小舟到“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中国共产党谱写下了世界执政党历史长河中的壮丽篇章。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
一根小竹竿,无悔支前路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在各解放区通往淮海战役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曾活跃着数百万支前民工推着小车运送物资的身影。
淮海战役支前工作最动人的场面,是几百万推着小车运送粮食的民工大军。在各解放区通往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后方人民的全力支援,为解放军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强的后盾。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根长约1米的竹竿,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这支竹竿的主人,名叫唐和恩。
在淮海战役中,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五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共产党员、山东农民唐和恩就是其中一员。唐和恩的儿子唐振明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听说村里要组织民工队到前线去,便主动报名,带领本村小车队启程。
睹物思人,唐振明从父亲那里听来的记忆片段顷刻间串联起来,将我们带回到淮海战役的那段烽火岁月。
临行前,唐和恩还随身携带了一根竹竿。累了,用它当拄棍,过河、涉水、踏雪时用它探路。有心的唐和恩每到一地,便用针尖把地名刻在小竹竿上面。
于是,这根竹竿便随唐和恩踏上了漫漫征程。在执行运输任务中,唐和恩和队员们一路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大家不怕苦不喊累,有时还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为躲避敌机空袭,他们"赤膊"破冰趟河,按时将粮食等各种物资送到目的地。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为支援前线,唐和恩他们还想尽办法将米和白面省下来给解放军吃。"满犁不到地头不卸牛,打不下淮海不家走"。唐和恩他们硬是将小推车从胶东推到淮海,推到了淮海战役胜利的那天。
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彭思介绍说:“唐和恩将他走过的88个城镇乡村的名称,密密麻麻地刻在了这根一米来长的竹竿上,将这些地名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跨越山东、安徽、江苏三个省,长达3000公里的人民支前历程图。”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立特等功,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小队被评为"支前模范队"。
斯人已逝,丰碑犹在。
触景生情,唐振明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虽然父亲不在了,但他的一言一行仍历历在目,也鞭策着子孙后代踏实前行。
唐和恩曾在竹竿上刻下诗句:“一根竹竿行万里,省县村镇刻分明。胜利回来留纪念,传给后代好革命。”唐振明告诉记者,在父亲的教育下,子孙中每个家庭都有共产党员,一心一意跟党走,把淮海战役精神传承下去。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共运送了近44万吨粮食,大部分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完成,共出动推车88万多辆、挑担35.5万副、支前民工543万人。
是什么原因让人民群众义无反顾选择支前,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支前民工们的回答是:“解放军尊重咱们,亲切地叫我小兄弟”“他们在部队休整时,帮我家挑水扫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风严明”……历史証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
推着小车疾走在淮海大地上的支前民工、在敌人喷射著无情的火舌的碉堡前舍身冲锋的战士、在前线运筹帷幄的指挥员……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岁月静好。
铭记历史 传承红色血脉
当战火纷飞的岁月远去,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如今和平的年代。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被湮灭,抢救性挖掘淮海战役历史素材,淮海战役纪念馆一直在行动。
目前,淮塔管理局已采集整理出《淮海战役亲历者图录》《淮海战役亲历者口述史》等,编辑出版了《我是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永远的丰碑》等党性教育系列读本。
淮塔管理局还将亲历者的感人故事改编成情景剧,搬上党员教育舞台;精心摄制专题短片《初心永恒》,每天在展厅循环播放。此外,该局还创办了红色文化教育平台“淮海e站”,开设网上红色教育课程,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让淮海战役精神广泛传播。
曾经的战场如今高楼耸立,曾经遍布弹坑的荒野如今已经开满了鲜花,曾经布满了战火创伤的土地如今充满了欢声和笑语。但是,73年的时间并不遥远,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战争终将远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血脉才是对英烈最好的怀念。这繁华盛世,正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