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对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为驻村工作选好人、组好队、尽好责提供了根本遵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一个切口,充分说明:从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重心转移,但工作劲头依然。
真心诚意“驻”村,用好红色“工作队”。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更要利用好帮扶单位的党建资源优势,成立党建指导小组,以思想建设、基础指导、队伍提升、主题活动、政策宣讲为抓手,规范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支部,提高组织服务能力。驻村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可低估,更要努力推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参与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真抓实干“兴”村,当好致富“领路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产业是发展之本、强村之基、富民之源。凯里苗绣将传统文化嫁接现代要素,让绣娘在飞针走线间“绣”出美好新生活;务川自治县丰乐镇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果农看到了盼头,尝到了甜头;麻江县水城村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让村民得实惠,展笑颜……立足现有基础,在产业提升上狠下功夫,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走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百姓的幸福感更充沛丰厚,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真才实学“治”村,激发乡村新活力。驻村第一书记要继续发挥好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为农村基层提供标准更高、外延更广、内容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一方面将“互联网+乡村治理”线上、线下两手抓,努力向“智慧乡村”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充分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乡土人文情境,夯实村规民约的村民基础。弘扬“重孝”“尚贤”等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化铸魂,让乡村精气神提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守初心使命,把乡村振兴当成一个锻炼成长的舞台,当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乡村的大舞台上展示青春风采,绘就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