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夺得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铜牌那一刻,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比赛的画面依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一轮滑行开始之前,我暂时排在第四位。大家付出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一天,我们想通过努力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前三轮我都出现了一些失误,最后一次,我排除杂念,过好眼前的每一道弯是唯一的想法……
终于,这一轮我没有任何失误,夺得一枚铜牌,这是中国雪车雪橇项目的第一枚冬奥会奖牌。我的队友殷正同样发挥出色,创造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这条赛道的出发纪录。现在,我正总结自己在冬奥会比赛中的失误和不足:如果前几轮能够像最后一轮一样放手一搏、放下顾虑,或许成绩会更好。
在“雪游龙”滑行,我感觉很舒服、很顺畅。钢架雪车这个项目,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碰撞、翻车,你需要把它当成这项运动的一部分,要从碰撞中吸取教训、加快进步。“人车合一”是运动员追求的最高境界,这需要无数次滑行和磨砺。国外顶尖选手通常已经有了3000—5000次的滑行,而我现在只有2000次左右,我还需要更刻苦、更科学的训练。
平时,我经常阅读杰出运动员的传记。他们从事的运动与钢架雪车是相通的,他们在比赛中的一些技巧,我们同样会用到;他们的内心强大而坚定,我们也需要相同的心理素质。年龄的增长,对运动生涯有很大影响。我要保持对训练和比赛的专注,维持上佳的身体素质,让自己能够滑得更久一些。
比赛结束之后,我得到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大家也为我取得好成绩感到开心。成绩代表过去,我还需要变得更强,并继续以自己的表现,给他人带来坚持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钢架雪车队运动员,本报记者刘硕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