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清理塘底、补渔网、晒塘泥,干一阵歇一阵,就准备过年了。”临近春节,盱眙县龙王山村村民刘子汉忙着清理自家承包的55亩水塘。相比两年前在崇明岛打渔,他和妻子都胖了十几斤。
“看准了风向和潮水,7级风我也敢出海。”说起在海上和风浪搏斗、带着满仓渔获归港的青春岁月,刘子汉脸上流露着得意和怀念,但相比过去,现在岸上的清闲生活更让他自得其乐。
“做渔民辛苦得很,条件好的时候,晚上八九点也要出海,都是体力活。”坐在鱼塘边看着机器翻整好的塘底,刘子汉说:“现在水产养殖机械化,55亩水塘用设备一天就清完了,不费功夫。”
作为一名退捕上岸的渔民,50岁的刘子汉已经告别打渔生活两年,自主创业。2020年1月,在禁捕退捕号召下,刘子汉上缴渔船,告别了陪伴他多年的100多平的“老伙计”,夫妻俩一次性拿到了当地政府给予的20万元补贴,同时也琢磨起新行当。
“龙虾厨师、工厂上班、公益性岗位……”面对盱眙县就业帮扶员递来的就业建议,刘子汉都一一摆手:“我们渔民就是‘自由万岁’,哪受得了天天打卡?”思来想去,还是找回熟悉的行当——搞水产养殖。在凑齐资金后,刘子汉和妻子回到盱眙县穆店镇龙王山村,承包55亩水塘,搞起龙虾、螃蟹养殖。“刚开始做,不敢投入太多,一年只放6万元的蟹苗,边做边学。”在当地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刘子汉一家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过去打渔一年毛利润十几万元,现在纯利润就有这么多。孩子也快成家了,我们在县里小区买了房,该享福了。”刘子汉说。
在距离龙王山村30公里的马坝镇,和刘子汉同月上缴渔船的退捕渔民谢正全一家,也在积极拥抱“上岸”后的新生活。过去二十多年里,一家四口以船为家,在崇明岛、张家港、南通等地打渔为生,两个女儿也都出生在船上。
2020年,在拿到3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后,夫妻俩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我们渔民文化水平低,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还是自主创业合适。”妻子徐仕芳打趣道。今年4月,谢正全一家听取小女儿建议,在镇中学附近开一家旋转小火锅店。“成本不高,管理方便,年轻人也爱吃,周六周日还要排队等位。”谢正全说,明年,他打算加大资金投入,把门店搬到人流量更大的街市去。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渔民多。长江流域禁捕后,这些“水上人家”一户户都上了岸、生活幸福。
“退捕渔民普遍有着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提高就业技能作为突破口,将水产养殖、龙虾厨师、母婴护理和创业意识等作为培训重点,让有需求的渔民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 盱眙县人社局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慧武说。每位退捕渔民都有一位专属的“就业帮扶责任人”,保障他们上岸后技能培训、就业创业需求,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
上岸转业既要“转得好”,更要“稳得住”。在盱眙县人社局“渔民转产数据库”后台,全县732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每人都有一张专属的跟踪服务卡。“通过每季度对已就业、特别是灵活就业的退捕渔民的跟踪回访,我们能够灵活掌握退捕渔民们的就业情况,及时跟进服务。”刘慧武说。目前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499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实现了建档立卡完成率、退捕协议签约率、船只网具封存率、捕捞证书注销率、渔民医保参保率和社会保障率“6个100%”。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