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爱悦读•云分享——强国荐书”专栏,特邀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支持,长期约请各大出版社总编辑、图书馆馆长、文化名家、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科名家、理论专家、科学家等各领域知名人士,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为读者推荐一本好书。
今天为大家荐书的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新中国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推荐书目:《唐诗选注评鉴》,刘学锴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让我推荐一本好书,我马上想到刘学锴先生的《唐诗选注评鉴》。此书的初版本是被陈尚君教授称为“厚如砖块”的两卷本,我对它曾有三句评语:“披沙拣金的选目,广征博引的笺评,独有会心的鉴赏”。后来中州古籍出版社把这三句话印在新版十卷本每一卷的封底,我感到如附骥尾,不胜荣幸!下面就三句评语稍作扩展,仅供读者朋友参考。
此书最有价值的是其鉴赏部分,作者对所选的每首诗都写了一篇独立成篇的鉴赏文章,其中有些重要作品的鉴赏文字写得相当长,淋漓酣畅。我觉得刘先生是真正懂诗之人,还是一位“匡说诗,解人颐”的说诗之人。当今许多大学都在开设唐诗鉴赏一类的公共课,中学语文课上也会涉及唐诗的讲解,刘先生此书是非常有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当然,此书也可供其他唐诗爱好者自行阅读。可是恰恰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鉴”的部分,我倒没有太多的话要说。因为刘先生的鉴赏文字是随着不同的作品而变化多姿的,各篇的写法各有特色,有些重要作品的鉴赏甚至能独立抽出来予以评说,对于全书倒反而难以在一篇书评中说清楚。因此对于“独有会心的鉴赏”这句评语,我就不多展开了。
其次是笺评部分。本书所选的都是万口传诵的唐诗名篇,历代诗论家多有笺评,刘先生对此类材料做到了广征博引。限于篇幅,刘先生当然不可能全部都引。比如《秋兴八首》,本书所引的笺评多达43页,可谓相当丰富。然而叶嘉莹先生早有一本专著,名叫《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全书多达40万字。但是我仍然觉得刘先生引得非常好,他把最重要的评语都引到了。历代学人对杜诗名篇的笺评常有互相征引、陈陈相因的情况,《秋兴八首》也不例外。《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前后重复出现的评语相当繁多,刘先生对之进行芟繁就简,不下大功夫是难以做到的。这些笺评都是内行之语,十分精到,对读者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是选目。一本好的文学选本不一定要体现选家的文学思想,也不一定要符合文学史研究得出的某种理论框架,而是应该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考虑。比如《唐诗三百首》,它说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诗学思想,它在清代唐诗学界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但是从普通读者的立场来看,《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两个半世纪,而《唐贤三昧集》基本上无人问津,所以作为一个文学读本的《唐贤三昧集》是彻底失败的,它选的大部分作品不是一般读者喜欢读的,它只对研究王氏诗学的学者,或是像王氏一样在唐诗审美上有强烈偏嗜的读者才有意义。这样的选本远离了读者本位,在实际上也偏离了文学本位。刘先生说得好:“一个诗人刻意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境界,未必就是他真正擅长和艺术上真正成功之作。艺术创新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历代广大读者的品读实践,要通过历史的反复淘洗和检验。”本书的选目,鲜明地体现了刘先生的上述观念,也就是首先从读者的立场出发。我曾将本书与《唐诗三百首》及几种今人的《唐诗选》进行对比,觉得它在选目上体现出独特的眼光。本书的一大特色是重视大家,在新版的十卷本中,杜甫一个人就有两卷,李白则独占一卷。从第三位诗人开始,就体现出刘先生眼光的独特性。本书中名列第三的诗人是李商隐!而且入选作品多达41首,远远超过第四名王维的26首,以及第五名白居易的25首。在一部唐诗选本中突出李商隐的地位,我非常赞成,虽然我认为他应与王维并列第三名。李贺是被《唐诗三百首》遗漏的唐代大诗人,不选李贺是《唐诗三百首》最大的一个缺陷。本书则对李贺相当重视,入选篇目多达24首,在全书中高居第六名。我对本书的取舍并不完全认同,但我依然认为它在选目上的最大优点就是突出文学本位与读者本位。刘先生摆脱了现代学术界过于重视作品思想性的传统观念,改以作品的艺术水准与读者的审美需求为选目标准,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也是对唐诗读者的最大贡献。从5万多首唐诗中精选出650首佳作,堪称“披沙拣金”。
刘先生谦称《唐诗选注评鉴》是一本“下里巴人”的著作,我则认为本书在选、注、评、鉴四个方面都达到了阳春白雪的高雅品位,但我衷心希望它避免“曲高和寡”的命运,在读者接受效果上能像“下里巴人”那样“和者数千”。我相信,只要待以时日,《唐诗选注评鉴》一定能成为取代《唐诗三百首》地位的当代唐诗选本,引领更多的读者顺利走进唐诗的百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