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荐书丨童岭荐《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 读“第一等真诗”,做受教育的中国人
2023-06-14 15:13: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编者按:“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爱悦读●云分享——强国荐书”专栏,特邀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支持,长期约请各大出版社总编辑、图书馆馆长、文化名家、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科名家、理论专家、科学家等各领域知名人士,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为读者推荐一本好书。

今天为大家荐书的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童岭,推荐书目:《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莫砺锋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特意为中学生编写《经典常谈》的朱自清先生明确说过:“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古典的训练”在近代学制上可以追溯到1902年。

时至今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编写了《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和《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这不光是学术界的盛事,更是教育界的幸事。莫砺锋先生与共和国同岁,并任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在这套书的序言中,他明确说:与柏拉图开始古希腊匍匐在诸神脚下、歌颂“神灵”的史诗不同,中国古典诗歌的主体是“人”,诗歌所表现的客体也是“人”。因此,中国诗人的创作是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读诗就是读人”,抒情性是中国诗歌反映中华民族领悟人生真谛的独特优势。因此,中小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是传承五千年中华传统,做受教育的中国人的绝佳途径,而莫先生这套书就是中小学生练好古诗“童子功”的最佳“导师”。

全书第一大特点,是将深奥的古诗分析用浅易的语言写出,撮盐于水,天然混成。例如,莫先生在讲汉乐府《江南》时指出,“鱼戏莲叶间”其实蕴含了艺术创作的真理——自然是“天地之大美”;在讲汉乐府《长歌行》时指出,“百川东到海”其实蕴含了先民视“生命的过程”为“时间流逝的过程”这一理念——生命是“天地之大德”。横向共读品味,古诗中蕴藏的世界观鲜活至今。又如,莫先生强调唐朝王翰《凉州词》中,“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饮”二字是“诗眼”,真切生动地渲染了戎马生涯特有的紧张、热烈氛围;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年过六旬的英雄词人终于有机会来到江防前线,凭栏北眺,慷慨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朴实一问,动人心魄。纵向联系对照,诗词中延续的“豪侠精神”千古不衰。

全书第二大特点,是循循善诱,引发读者对看似熟悉的古典诗词展开更为透彻的思考。例如韩翃《寒食》,后世评论家认为此诗是讽刺诗,喻上下阶层苦乐不均。但莫先生从历史史实出发,认为“赐火”是表示恩泽的一种象征性礼仪,把节日特有的祥和气氛以风景画与风俗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来。又如“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再熟悉不过,可莫先生提问:李白家在西蜀,现在一路向东,但为什么要用古诗中特指“回家”的“还”字呢?我拿这个问题问我家六年级的孩子,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细读莫先生解释:因为他的妻子宗氏在豫章(南昌),所以用“还”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莫先生指出词人对于词体既严格遵循(调式),又能有所变通(平仄),所以能推陈出新,气势雄伟,境界阔大。

全书第三大特点,是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怀娓娓道来。例如高适的《别董大》,雄壮豪迈,耳熟能详。但莫先生却从唐代历史开始考证,给读者描绘出“别开生面”的历史背景:高适与董大两人相逢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彼时,作为落魄艺人的董大四处漂泊谋生,作为落第举子的高适则“今日相逢无酒钱”。照理说,一位失意之人送别另一位失意之人,心情该是多么压抑、悲苦。但气概豪迈的高适竟然安慰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先生在书中写到:“二人定会对着满天飞雪掀髯一笑——这就是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这一充满冲突感、镜头感的点评,让人怦然心动,“盛唐气象”的民族情怀自然而然在胸中氤氲。又如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莫先生特别指出:这首传颂千年的诗,在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大后方之时,被冯至等一代学者异口同声大声背诵。陈寅恪《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有“闻讯杜陵欢至泣”就是化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句。这一满含血泪与狂喜的现代史料,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初闻抗战胜利消息时的喜悦心情,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中国人民对家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莫砺锋教授作了题为《普及古典名著弘扬传统文化》的发言,他在发言中说:“经典著作流传至今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专供学者研究,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学习,从而获得精神滋养。”莫先生的这两本书,正是他这一发言精髓的实际体现。清人沈德潜《说诗晬语》云:“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这两本书虽然名为《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然而在我看来,它们的受众不仅仅是中小学师生,同样适合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因为“第一等真诗”本就没有年龄的界限,也没有身份的局限,通过阅读五千年积淀的“第一等真诗”,我们可以掌握五千年源远的“第一等学识”,敞开五千年流长的“第一等襟抱”,实现五千年萦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翟玉佳 崔欣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