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血染的“公文包”
2024-04-16 14:46:00  来源:渡江胜利纪念馆  
1
听新闻

这是一件深棕色的皮质公文包,历史的硝烟战火,在它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上面浸染的血迹更是触目惊心。但是,这件公文包和它主人的事迹却鲜为人知。直到2009年3月1日,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巩继先老战士,将这件公文包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故事才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

【年代】:解放战争时期

【类别】:皮具

【尺寸】:长26cm,宽18.5cm

【现状】:皮质,解放军第35军第104师第312团第2营副营长张兴儒烈士生前所用,包上留有他的斑斑血迹。保存完好。

江苏南京江北有相邻的江浦、浦镇、浦口,合称“三浦”。这里的江岸线绵延40多公里,与南京城隔江相望,地势十分险要,素有“金陵门户”之称。成功攻占三浦,就突破了解放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驻守三浦的是国民党精锐部队第28军,武器精良,人数众多,攻占三浦注定是一场惨烈攻坚战。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安排,人民解放军三野8兵团的35军负责与三浦之敌作战,在发起渡江作战时,攻占江浦,而后各个逐次歼灭浦口外围之敌,从正面钳制南京之敌。

攻城信号发出后,第35军对准敌人的城防工事展开炮击,攻城突击连从东侧展开突击,其他连队则从侧面佯攻,扰乱敌人视线。国民党军队占据地利,火力凶猛,解放军战士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至城下。由于城墙没有缺口,战士们只好架起云梯爬城。敌人打断云梯,战士们就再架起来,一批批战士前仆后继,最后突击队全连只剩下10余人,但攻城仍然没有成功。

此时已经是凌晨,突击队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江浦城墙东南角拐角处,是敌人火力最薄弱的地方,于是迅速改变突击点,从东南角进行主攻。战士们一面用手榴弹轰炸敌人的暗堡,一面撕开铁丝网,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架设云梯,反复多次,终于冲上城头。

这时,后续部队迅速冲上去支援,104师312团2营副营长张兴儒振臂高呼,组织战士们发起最后冲锋。突然,一枚炸弹呼啸而来,在张兴儒旁边爆炸,他被炸伤腹部,伤势严重。

35军战士们乘胜追击,国民党守军全线崩溃,江浦、浦口、浦镇相继解放。至此,三浦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在长江北岸的军队被全部消灭。

在三浦战役中,张兴儒因伤势严重,光荣牺牲。临终前,他将浸染着自己鲜血的公文包,赠送给战友巩继先作为纪念。他在牺牲前对战友说:“我就是死了,你们抬也要把我抬到南京去。”

据巩老先生回忆,张兴儒牺牲时,他们相识不过三个月时间。他只模糊记得张兴儒是山东泰安人,但是文物部门在泰安的民政部门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张兴儒烈士的记载。

后来,巩继先将公文包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张兴儒烈士的遗言也被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它们共同诠释着英雄先烈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标签:
责编:吕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