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300多位专家学者共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5年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宁落幕
2025-08-15 18:11:00  
1
听新闻

如何革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的化学人才?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教学体系?如何做好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联合承办的为期四天的“2025年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圆满落幕。会上,来自全国118所高校、17家企业的318位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一场头脑风暴,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学校始终坚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南工大副校长戴志晖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该校近年来以“新时代创新培养”为核心,通过“五育并举”模式不断强化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举措。

教育部化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程鹏教授强调,应用化学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对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需求,推动专业从“基础支撑”向“新质生产力引擎”跃升。

研讨会以“新时代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为主题,34位专家聚焦“AI赋能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的一流建设、专业认证、培养要求与培养模式”和“应用化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特色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题分享与报告,其中,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体系成为焦点。

南京大学马晶教授坚持“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应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范式;中国认证协会唐旭华教授系统解读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点与实施方法,强调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认证导向;南京理工大学钟秦教授则聚焦认证关键环节,分析了AI技术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潜力;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回顾了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历程,提出面向“四新” 建设、服务 “四个面向” 的发展策略;南京工业大学杨文忠教授介绍了该校应用化学专业以 “数智引领、强基赋能、多维融合” 为特色的建设模式,该模式通过主动对接产业与区域发展需求,获得与会代表广泛认可。同时。该校管国锋教授对工程教育认证最新标准进行了权威解读,并提供了具体的落地实施建议,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清晰指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学科楼等等地,南工大特色实验室建设及产教融合案例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本次研讨会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使命,以成果共享与创新共谋深化教学改革,前瞻引领专业升级与育人质量提升,彰显高水平教学研究平台影响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需主动拥抱变革,深化教学改革,以成果导向推动专业升级,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南工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杨文忠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全国应用化学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的盛会,促使学院契合AI时代浪潮,进一步把握学科前沿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以推动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更好地服务地方与行业需求,赋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徐小花 朱琳)

标签:
责编:苑青青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