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国滥施关税的举措不断升级且并持续反转,一时间,全球贸易形势“风雨交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震荡。
当“风雨”席卷中国经济这片“大海”时,中国外贸企业承压前行,直面“风雨”。中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集体“出手”,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近日,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并指导有关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发挥其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4月13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当天,作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的重要举措,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也在海南开启。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现场表示,对有意愿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商务部将聚焦帮助中国产品做渠道,助力稳住外贸主体,推动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名单,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拓内销,联合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五大商贸流通商协会,促进渠道对接,产销对接、品牌对接,帮助企业接订单、拓市场,有效应对外部风险。

从“借船”出海迅速转到“自主航行”
事实上,中国外贸企业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的。
溢达集团旗下品牌十如仕总经理蔡崴明显感受到,过去两周,这个世界很不平静,许多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这样的场景蔡崴似曾相识。2020年,纺织巨头溢达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因为坚持使用新疆棉,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家子公司生产的产品被禁止进入美国。
溢达集团曾经连续15年在中国男士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上排名第一,每年向全球知名品牌供应超过1亿件衬衫。蔡崴回忆,2020年,这家子公司被美国制裁时,其美国订单几乎全部丢失,由此毅然开启了外贸转型之路,从过往的外贸“借船”出海模式迅速转到内贸的“自主航行”。
外贸企业转内销容易“水土不服”。很多“出海”多年的外贸企业都具备优秀的生产能力,产品品质过硬,但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存在不熟悉国内市场、缺乏运营经验等挑战。
“从美国制裁打压,丢失美国订单,到深耕国内市场,发展国货品牌,过去的5年时间,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蔡崴谈到,面向国外客户,一般是按订单生产,而面向国内市场,则需要更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如果真正想实现外贸转内销,就必须打造国内品牌,并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他坦言,这几年,公司不断创新,大力发展品牌。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商务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大力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
“(这)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共同走出一条从外贸到内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道路。”蔡崴说。
当前,面对冲击,不少外贸企业化压力为动力,正在忙着创新产品、开拓市场。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广大外贸企业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外贸韧性不减,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4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中国大市场就是我国外贸企业的底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一场支持外贸企业的接力正在持续
风雨袭来,一场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的“接力”行动正在持续。
率先“出手”的是中国民营零售品牌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辉超市”)。4月7日,永辉超市发布的《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写道:“今天,我们向所有在贸易战浪潮中坚守的中国制造企业伸出双手:让我们将‘中国制造’的星光,汇聚成照亮内需市场的‘银河’。”
永辉超市为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出3项措施:15天极速上架;提供品牌推广计划;与优质供应链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
永辉超市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龚德华介绍,截至4月12日,永辉超市已经收到200多家优秀供应链企业的合作诉求,并已与超过1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开启采购洽谈,其中绝大多数为出口外贸型企业,其中包括向开市客、山姆等美国市场供货的中国供应链企业。当前,永辉超市预计于一周内推出外贸专区。
“出口外贸商品的背后,闪耀着中国制造的光芒。”龚德华认为,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外贸优品必将获得国内老百姓的青睐。
4月9日,华润万家推出了包括为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在内的四大举措。同日,百联集团旗下的联华超市发表题为“好物不外流、聚力内循环,让每件中国好物都找到回家的路”的官方声明。
何咏前表示,相关商超的做法是中国众多行业协会和商贸企业用实际行动,捍卫发展权利的典型缩影。
电商平台也在集体发力。京东、美团、盒马、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近日表示,将多措并举,帮助外贸企业加快打开国内销路。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外贸企业在应对外部冲击上面临新的挑战,但我们坚信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冠之表示,京东集团愿意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外贸企业上平台、拓销路、稳发展。
4月11日,京东宣布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拓展国内市场,开辟新的广阔蓝海。
同日,盒马发布公告,面向外贸企业正式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匹配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支撑、联合开发自有品牌创新商品,助力中国优质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这一天,叮咚买菜也面向广大外贸企业招募优质合作伙伴。
一天后,美团推出6项举措,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欢迎外贸商家进驻美团,全力支持外贸商品上线美团各业务,合力打造繁荣共赢的“内外贸一体化”生态体系,让优质外贸商品惠及更多国内消费者。
更早之前,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将推出重磅惠商计划——“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平台商家新质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其中,将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应对海外风险。
行业协会商会也在发挥合力。4月13日,在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上,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五大商贸流通商协会联合发布了《外贸优品中华行行业协会倡议书》,其中提出了五点倡议,分别是:搭平台,畅渠道;创品牌,促对接;育精品,惠民生;优服务,强支撑;促联通,谋共赢。
此外,针对出口商品的“三标”(标准、标签、标价)不一致问题,盛秋平表示,将在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下,实施出口转内销标准认证,快速打通出口产品的内销渠道,帮助企业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协调发展顺畅切换。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杨冬表示,将充分运用质量认证手段,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
在龚德华眼里,这是一场关于保护中国制造的温情接力。“这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大国的力量。在这里,我们也想告诉所有出口型外贸型企业,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你们在一起拼搏。”
“下一步,让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央地联动、政企协同,举办更多影响面广的活动,共同推动外贸一体化取得新的突破,为稳外贸、促消费、惠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盛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