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和民生重要的能源保障,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持续筑牢企业责任,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降碳扩绿增长等方面持续发力,用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不断提升用户的电力获得感,以能源之力扎实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一张表格可申请“水电气网”七项业务报装,便企服务不断升级中
水电气网等公用服务是企业开门必须办理的业务。今年7月31日,常州市武进区南田培训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杨斌来到常州武进区供电营业厅咨询用电报装业务。在了解到项目也有供水、排水需求后,供电营业厅服务人员建议他直接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申请联合报装。仅凭当日携带的办电材料,杨斌顺利办理完供电、供水、排水几家单位申请。从申请到办成不到1个月,比往常缩短了约76%的时间。这让杨斌在意外惊喜之余感受到政府对新办企业细致周到的服务。
据了解,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既是国务院2024年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中的一项改革任务,也是江苏省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今年4月,国网江苏电力率先推动省住建厅牵头印发了《关于印发水电气网等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一件事” 工作方案的通知》,将联合服务范围拓展至广播电视、排水和供热领域,实现7项业务在政府服务专区一次报装、联合办理。超前完成电力营销系统与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双向贯通,并通过流程再造重点突破联合踏勘、协同设计和编制方案、并联审批、协同施工等难点问题。截至目前,江苏公司累计办理“水电气网”联合报装 3281 件,客户市政公用设施办理总时长压缩 43%。
在数据信息的加持下,国网江苏电力还在不断拓展“供电+”联办场景,在营销2.0与政务、不动产、工商、税务等平台数据信息贯通的基础上,建成了除“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外的“不动产+供电”“企业开办+用电报装”“用电过户业务一次办”等10类联办场景,月均办理数量超8万件,极大提高了办电便利度。
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成,50万新能源车主可省一半充电时间
大街小巷,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比比皆是,彰显绿色清洁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50万辆。作为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国网江苏电力累计建设充电桩1.5万余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高速服务区全覆盖,为绿色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新能源车主,2024年3月4日,中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实现从“车等待桩”到“桩匹配车”。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充换电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助力交通绿色化、智能化。
上午10点多,在无锡市滨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充电站,从常熟市自驾新能源车来到无锡市太湖鼋头渚游玩的李女士,在“e充电”APP智能引导下来到了这个充电站。“这个APP能告诉我去哪个充电站更近、排队时间更短,有多少空桩,什么时候更便宜,不仅节约排队时间,还特别划算。”李女士介绍说,以前她只会根据车辆耗电情况就近选择充电站,无法知道充电桩是否空闲,充电时长也全靠运气,排队车辆较多时,不得不找其他充电站。
据国网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袁晓冬介绍,电动汽车智慧充电解决的是在广域电网中的分布式资源聚合调控,依托智能算法,系统对充电车位实际状态、充电价格、排队等待时间等信息综合研判后,向车主推送最优充电方案。据测算,示范区内车主月平均充电排队时间可降低近50%。
目前,该示范区覆盖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三地,辐射区域近500平方公里,包含充电桩约1300个,惠及新能源车车主约50万人。下一步,该示范区建设模式有望推广至上海、安徽等地区,推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电费实现“一日发行”,减轻78万户分布式发电客户资金周转压力
11月11日,江苏省苏州乐栅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收到了10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7.19万元。“现在,我们在每月的2号就能确认电量电费,尽快开出发票,收到发电收益。这缩短了企业的资金回笼周期,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苏州乐栅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季林波对此举大加赞扬。
江苏省是新能源产业大省。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动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全省共有78万户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已经成为集中供电方式的重要补充。对于这些客户来说,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则面临着初始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的困难,早一天拿到收益对缓解客户资金周转非常重要。为帮助客户更快地实现资金回笼,国网江苏电力将电费“一日发行”攻坚行动摆上了日程。
今年8月,国网江苏电力营销服务中心在营销2.0研发上线了“归档试算”“定期试算”“预抄预核”等功能应用,大幅减少了月初电费核算异常工单数量。目前,营销2.0算费能力达到每小时千万户数量级,为电费“一日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国网江苏电力还优化了月初市场化客户结算环节时序,提前梳理市场各类主体情况,核对市场化属性标签,开展采集专项保障,并对绿电聚合交易开展试结算验证,为款项快速结算和支付提供了依据。
11月1日22时29分,国网江苏电力通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批量生成了包含5260.97万户用电客户和78.2万户分布式发电客户的10月份电费账单,并推送至“网上国网”APP等,将电费发行时长压缩至1天之内。这标志着,江苏省78万户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在每月2日就能查看到电子账单,便于用电客户及时掌握全月用电情况,精益化管理用能成本。
因企施策服务重大项目,因地制宜赋能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有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国网江苏电力在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结合地方规划和服务用能需求,助推一系列向“新”而行的生动实践在江苏落地生根。
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是南通市打造海洋经济、向海图强的“前沿阵地”。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是通州湾示范区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的“头号工程”。去年11月初,通州湾供电服务中心快速迁改110千伏线路4千米及铁塔14基,同时拆除10千伏及400伏低压线路6千米,为项目建设让了道。今年6月初,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开工在即。为保障项目建设所用强夯机、打桩机以及现场排水泵等基建设备用电,通州湾供电服务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并联”推进办电流程。由通州湾政府投资的两台总容量1260千伏安临时配电变压器,仅用10多天就安装到位并一次送电成功。项目需要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客户变电站。南通供电公司与当地政府一起快速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提前开工建设客户变电站的上级电源点——220千伏腰沙开关站。目前,该站已完成建设用电批复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土建施工环节,计划在2025年底投运。
5月28日,省级重大项目——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二期项目配套电力工程启动投运。作为该项目的“大总管”,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政企客户服务中心主动协调优化业务流程压缩时长,全力匹配客户用能需求。鉴于华虹半导体用电电压等级高、地块周边电力网架复杂,为保障项目后续的顺利实施,中心联合新吴公司,会同省、市公司发展部多次开展联合勘查,最终确定由原线路新增2台15万千伏安变压器的供电方案。同时,还与新吴公司、调控中心联合组建项目攻关小组,与用户开展常态联络,紧盯工程进度,针对出现的施工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严格把控项目节点,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项目投运,为国产芯片龙头企业产能扩大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彰显电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2024年11月底,江苏全社会用电量为77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在夏季历史罕见的高温高负荷大考面前,江苏电力更以不限电,交出了满分卷。“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国网江苏电力怀“国之大者”,聚社会之力,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书写“电”之华章。(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