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镇长团这个模式,我认为意义重大。首先高校借助这个平台,很多想法能很快落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副教授王勇在回顾去年以来的工作经历时这样说。

作为昆山市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他在昆山挂职千灯镇人才科创顾问,负责科技交流合作工作。去年12月,为搭建产学交流、技术研发平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包括王勇在内,来自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11位教授赴昆山精细材料产业园开展产学研对接,园区领导及8位企业代表一同参加了产学交流会,就企业存在的一些技术需求展开了讨论,为后续开展合作打下基础;组织南京大学与艾森半导体产学研交流时,企业明确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望,尤其是对光刻胶原材料及产品研发的需求。之后王勇便联系了苏州威迈芯材半导体有限公司与艾森半导体开展企业合作;今年4月走访昆山阿普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时,王勇得知企业在申报国家级小巨人项目时需要与高校建立省级及以上实验室合作研发需求,联系了苏州大学的相关实验室。双方就联合申报项目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在昆山挂职的日子里,王勇深深感受到,高校学者与企业交流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启发的过程。“我们平时都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与社会和企业并无很大关联,来到‘镇长团’与企业交流后,才能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落地应用、如何为社会和经济产生实际价值的。”作为深耕储氢机理及电化学析氢/析氧反应研究的学者,之前他在为学生上基础理论课时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从他当时的认知出发,只会教给学生如何计算电化学反应能,如果有人问这个反应能产生怎样的实际效益,那还真得答不上来。来到昆山后,他发现昆山这里的线路板企业在处理离子溶液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用离子回收,变成化工原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也符合我国青山绿水和环保要求。
“能够作为一名团员,参与第十七批昆山市科技镇长团,并在昆山千灯镇担任人才科创顾问,我感到既高兴又无比荣幸。”王勇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借助科技镇长团这一桥梁与纽带,积极整合来自苏州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的人才、科技及信息资源,致力于促进昆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攻克科技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提升昆山新质生产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