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常熟农商银行举办2025年投资者交流会,股东、投资者围绕经营成果、市场布局、战略规划深入交流,共话稳健发展之道。

作为常熟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常熟农商银行立足常熟、布局省内、服务全国,拥有零售业务、公司业务、村镇银行、金融市场四大业务板块。
今年上半年,该行彰显强劲发展势头。其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012亿元,总存款超3000亿元、总贷款超2500亿元、市值超250亿元,营收增长10.10%,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域农商行首位。
“当传统金融机构聚焦城市经济的‘高原战场’时,常熟银行选择扎根县域,服务小微,不做居高临下的资金提供者,而是与小微并肩作战。”正如常熟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文所说,该行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累计服务140多万小微客户,帮助40多万经营性客户解决首贷难题,精准扶持实体经济。
当天,客户代表、欣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忠清,讲述了他与常熟农商银行的故事。这家1994年创办的家居绒类制造企业,从1999年与常熟农商银行产生链接,到2018年签订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该行成为欣鑫科技唯一合作银行。“从创业初期的资金支持,到发展中的形势分析,农商行既是金融后盾,更是智囊团。”黄忠清说,在银行支持下,企业已从家庭作坊成长为集研发、织造、染整、家纺于一体的行业骨干,持续加码科技创新。
常熟农商银行可以说是常熟人自己的银行,贡献了常熟超过1/5的制造业贷款、1/5的普惠小微贷款和2/5的储蓄存款,支持了全市16%的企业、30%的个体工商户和90%以上的家庭,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在资本市场表现优异,机构投资者占比居上市农商行首位。立足于本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格局,该行自2021年开始探索发展“常银微创投”,通过构建专业队伍,为初早期科创企业及科创人才提供广泛、持续、强大的动力支持。截至目前,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300户,其中高潜力科创企业超过350户,贷款余额超140亿元。
会上,常熟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包剑详解了该行未来“133”发展战略,即走一条“轻资本”发展之路,推动综合化、数字化、生态化“三化”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客户提升、财富管理三大工程,“我们要做‘一家不像银行的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做好客户的价值创造者。”他说,要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银行标杆。
据了解,常熟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近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6亿元,拥有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超200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