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苏区域经济持续转型发展,苏中苏北等局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开发需求激增,工业及民生用电负荷快速攀升,配网接入适应性不足、设备重过载、供电可靠性待提升等问题在局部地区日益凸显。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下简称经研院),聚焦解决配网发展“急难愁盼”问题,以纪检监督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扛牢全省配网规划技术指导重任。
靶向发力,监督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解决。针对全省配网运行中暴露出的供电可靠性不足、新增负荷保障难、设备重过载等问题,经研院以“问题督办清单”为监督载体,促进业务中心主动担当作为。一是问题导向,梳理典型案例和治理经验,汇集调控运行部门和基层公司意见建议,牵头编制《江苏配电网网架薄弱环节解决方案》,指导地市公司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形成“单辐射线路、超长超挂线路、分支分段不合理线路治理”等问题解决措施;二是目标导向,聚焦迎峰度夏、防灾抗灾等工作重点,秉承安全、经济系统最优原则开展项目储备评审,形成项目优化方案和优先级排序,确保配网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不规避、不遗漏”。截至目前,已完成地市公司上报的 1603 项重点问题督办清单项目评审,实现重点督办问题全量覆盖、动态清零。
狠抓关键,促进升服务能力和意识提升。为破解项目评审涉及专业广协调难、管理流程长效率低等堵点,经研院以“评审时限”为监督关键指标,推动业务中心质量、效率并重优化评审服务。一是,主动对基层公司、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开展技术培训与管理要求宣贯,为项目方案编制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有效提升送审资料的编制质量和规范完备水平,减少不必要工作反复;二是,主动协同省、市两级公司和接入用户衔接评审上下游工作,保障网架类项目 “随到随审、问题逐项销号”,用户接入类项目实现评审意见印发平均时长控制在 5 个工作日,最大限度压缩流程时间;同时,推动配网规划评审辅助工具研发和应用,实现网架类项目方案上图、可靠性计算、资料完整性校验、方案规范性及技经取费合规性校验等核心功能,以数字化手段促进评审工作专业协同、流程贯穿、智能分析和评审资料的规范管理,适应评审工作业务量快速增长形势下,准确性和精细化同步提升的要求。
着眼长效,推动制度标准建立和贯彻执行。经研院纪委办牵头梳理形成评审工作廉政合规风险清单,针对评审流程超期、方案设计“三指定”、不合理收费等风险,组织管理部门和业务中心开展廉洁提醒与自查自纠,从责任端筑牢合规防线;督促相关业务中心结合评审实际,制定《国网江苏经研院配农网项目储备评审内部管理规定》《配电网项目全过程实施成效评价方案》等管理制度;持续更新《网架项目校审技术要点》《储备评审技术要点》等业务规范,并定期组织宣贯培训,确保评审人员精准掌握评审规范要求;建立评审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问题整改情况跟踪问效,支撑专业管理部门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形成“标准制定—问题通报—整改提升”的闭环管控,推动评审质效持续迭代。
经研院以优质高效的评审服务精准解决配网发展难题,助力电力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截止今年9月,江苏实现分布式光伏1590万千瓦增量接入、114亿千瓦时增量消纳,较24年同期分别增长15.6%、25.4%,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经受 1.55 亿千瓦负荷新高考验。下一步,国网江苏经研院将持续深化纪检监督与配网业务的深度融合,始终紧跟新能源发展步伐、契合经济增长需求、回应民生用电关切,以更有力的监督担当、更精准的监督举措,推动监督工作与配网保障需求同频共振。未来将进一步压实监督责任、提升监督质效,切实把监督优势转化为电力保供保绿的实效,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谈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