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力工程公司:14项QC成果、7项专利背后,公司质量信得过班组的匠心密码
2025-11-06 17:5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如果说电力工程是社会发展的脊梁,他们就是这些钢筋铁骨建设的虔诚守护者。如果说电力工程是现代文明的脉搏,他们就是这条文明大动脉的坚定保障者。

他们头戴天蓝色安全帽、身穿天蓝色马甲,常年随身携带卷尺、检测仪、规范手册“三件套”,烈日下、寒风里、白天和深夜,一条条线路、一个个站点建设和维护的质量安全,都留下了他们坚毅的身影。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江宁区苏源大道的江苏兴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项目部,走近这群刚刚获评全国4A级质量信得过班组、江苏省一等质量信得过班组的电力工程监理人,揭开这群“蓝马甲”获取荣誉背后的匠心密码。

匠心传承 标杆引领‌

在南京项目部的文化墙上,“以专业实力与匠心精神打造行业标杆”的标语格外醒目。项目部负责人袁小军表示,匠心体现在对质量安全的极致管控、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专业素养、安全管理、责任担当的全面融合。

质量安全管控,是监理的职责所在。如何做到“极致”?南京项目部用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据作答。

探索数字化监理。2020年底,正式上线自主研发的工程监理管控平台。通过对406项风险作业的全过程管控,形成安全旁站记录1636份,风险计划掌握率100%,管理人员监管范围覆盖100%。对项目部所有员工进行资质管理、到岗履职质量跟踪,形成监理日记14382份,发现工程现场安全质量问题2277条,整改闭环100%。

开发“FR智慧驾驶舱”。2021年末,通过数据接口将原来分散的工程信息相关数据报表、监理履职活动记录等内容向工程监理管控平台转移,形成贯通公司本部、地区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数据枢纽”,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工程项目、人员的全过程监管。监理相关业务流程运转时间缩短近50%,管理人员需求减少40%。

项目部配置监理音视频记录仪。2022年初,为所有承监项目一线人员配备记录仪,连接公司总部的监控指挥中心,通过现场典型违章AI智慧识别算法,自动识别现场拍摄到的典型违章,固定证据、震慑违章行为人,同时也监督监理人员履职行为,减少监理人员手工填报信息量。反违章工作质效比由原来的0.83增至0.92,现场高频违章行为显著减少。

在望莫线施工现场,南京项目部负责人袁小军与监理团队在验收钢筋捆扎效果,同时为年轻员工讲解工作要

项目管理过程中,签证审核、旁站、测量自不待言,一个小小的见证取样环节,他们也会做到极致。对原材料“取样、送样、封样”三步骤均拍照存档,并安排专人跟踪建立管理台账,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从源头保障工程原材料及试块制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近年的项目建设中,我们见证取样次数最多的项目有493次,最少的也达上百次,所有项目材料复试合格率均为100%。”监理工程师张笛介绍。此外,他们对待隧道管片原材料管控等,同样做到极致。

正是这种事事追求极致的较真劲儿和执着劲儿,南京项目部成为该公司内部标准化管理标杆,先后被评为国网公司先进班组、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

专业筑基 创新赋能

南京项目部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专业为根基,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监理团队。通过“管理层→技术骨干→新员工”的逐级培训提升机制,结合“老带新、师带徒”模式,并定期邀请公司内部及高校、设计、建设单位的专家授课,团队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目前,60名班组成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达37人,持证执业资格人员42人。

南京项目部召开承监项目西舍变初检验收部署会议

过硬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实际成果。2022年至今,项目部承监的20余项工程中,标准化施工达标率超90%,安全事故率为零。同时,团队以创新为驱动,成立“宁兴”“群力”“塔宝”“兴电”等多个课题组,开展多项课题研究,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研制废弃土资源化利用的流态固化土》获国家发明专利、2024年度中国电力建设质量协会特等成果奖,在望江至莫愁220千伏线路工程(以下简称望莫线)中应用后,废弃土利用率提升65.6%以上,累计节约项目成本约7.8万元。《提高变电站填充墙拉结筋一次验收合格率》构建的拉结筋施工全工序标准化体系,实现了隐蔽环节显性化管理。在项目部承监的群力 110 千伏变电站项目中节约成本1.91万元,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减少资源消耗。该项成果已在南京多个变电站施工管理使用并获广泛认可。此外,《起重机械临近带电智慧化管控系统》《提高变电站免漆饰面板安装质量验收合格率》等也先后应用于南京地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服务升级 协同攻坚

2021年,南京项目部响应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要求,确立“业主管格局、监理管过程”的服务宗旨,开启“小业主、大监理”服务模式。在项目建设前期,监理团队主动延伸服务范围,涵盖设计监理、成本控制、多标段协调、工艺优化建议等“非分内”工作,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以望莫线为例,该项目作为南京主城区绿色能源大动脉,全线地下施工。其中盾构接收井、明挖隧道位于人流量较大的江东北路辅道和龙园南路交叉口,最小水平间距仅11.5米,且下穿、侧穿、上穿多条重要管线、桥梁、地铁,施工工艺复杂,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量大。监理团队联合参建单位群策群力,通过专项交通组织分流方案,有效缓解占道施工导致的交通拥堵。针对夜间施工噪音问题,团队采用先进设备与物理隔音措施,将噪音降至50分贝,并通过党员服务小组开展社区沟通、家庭电路检修等暖心服务,将周边居民的上千条投诉逐项清零。

望莫线投运后,业主单位致信感谢监理项目部的创新创效举措与“大监理”服务

在南京下石坝110千伏开关站新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团队同样遇到政处难题。项目效果图公示期间,有不少居民和商户投诉,项目效果图与周边建筑风格严重违和,会影响整个园区的视觉美感。在参建单位召开专项协调会上,总监理工程师邵勇提出“通过外立面线条、形状、纹理等元素呼应周围建筑风格,创造统一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的方案被设计单位采纳。从效果图再次公示直到项目交付,居民和商户均表示“很满意”。

修改后的效果图获居民普遍认

当然“大监理”的“大”远不止于此,4年来,他们主动承接业主“格局管理”以外的项目管理职能,强化过程管理职能、拓宽监理服务范围,为一项项服务地方经济、民生的电力工程高质量交付保驾护航。凭借“大监理”理念、匠心精神的坚守与追求,南京项目部连续3年顾客满意度超过98%、零投诉,所有承监项目按时高质量投运。

从专业到创新,从保障到服务,南京项目部以国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安全生产先进集体,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中电建协电力监理安全知识团体一等奖;3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国网公司3项优质工程金奖,以及14项QC成果、7项专利的硬核实力,连续3年顾客满意度超98%、所有项目按时高质量投运的优异表现,诠释了电力工程监理人的匠心密码。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匠心精神,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京项目部全体成员合影

(通讯员 陈爱华)

标签:
责编:张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