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守护群山间——走近宜长高速隧道养护团队
2025-03-20 09: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文:施劭矗 图:金华娣  
1
听新闻

作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宜长高速纵贯宜南山脉,采用4座隧道穿越竹海茶山。在道路安全运营背后,江苏交控扬子江公司宜长养护大队以专业技术和匠心精神,默默守护司乘人员的出行安全。

“以前开展隧道定检,靠人眼和经验,要占道还要登高作业,不仅效率低、危险性高,还会影响道路交通。现在有了检测车,近7公里衬砌检查半天就能完成。”养护大队负责人吴杭介绍。

据悉,为贯彻落实“近零感养护”理念,大队主动拥抱前沿技术,在隧道定期检查中引入隧道综合检测车,通过高清摄像、激光测距、红外热成像等多维感知矩阵,可在时速80公里的动态巡检中同步完成衬砌结构、隧道路面、检修道等部位的病害精确定位检查,较传统人工检测效率提升至少10倍。

养护员们深知,被动抢险不如主动预防。为实现隧道结构病害演变趋势的可视化,大队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在省界葡萄岭隧道中。通过每秒百万量级点云数据采集,构建了毫米级精度的三维数字孪生模型,使养护决策从“经验判断”跃升为“数据驱动”,为隧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造智慧底座。

在2024年梅子岭隧道边仰坡改造工程中,大队采用“锚杆挂网+植被恢复”组合手段,实现防护与生态的融合。为长期监测隧道洞口高边坡服役状态,大队今年还将展开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工作,为抢险争取黄金时间,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管养跨越。

群山隧道群中,除了土建结构的稳固保障,机电设施如同隧道“神经网络”,维系照明、通风、消防等关键系统运转。作为技术保障,锡宜机电中心不仅擅长为隧道“强筋健骨”,更以科技匠心守护着机电设施的“智慧心跳”。

“机电养护难点不仅在于日常维护,更是在极端条件下的应急能力”,中心负责人马建栋表示,针对隧道群机电设备复杂、环境潮湿多尘等特点,中心通过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对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照明系统等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确保各设施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零延迟响应”。内部智囊团通过加装应急广播监听摄像机等改造,极大提升了机电系统韧性,保障通行安全。

“隧道内消防管道里程长,环境错综复杂,人工监测水压排查隐患存在困难和风险,但经过此次升级后,水压管控效率将大幅提升。”马建栋在调度中心展示着屏幕上的消防水压监测平台。作为物联网平台的扩展应用,中心通过消防压力表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了掌上实时对消防水压的监控管理,守护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生命管道”。

从土建到机电,从人工到智能,一群宜长高速的默默守护着们以“毫米级的精度”和“秒级的速度”,在群山隧道间书写着新时代交通人的担当。

标签:
责编:郭蓓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