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口子窖.jpg
干部群众围坐一圈 民情民意有了“直通车”
2023-11-20 16:31:00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作者:苏艺 王子康 陈庆鹏 刘职伟 李浩  
1
听新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天色渐黑,月上梢头,在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村部广场上,村民们端着长条凳围坐成一圈,在乡镇干部的主持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怎么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

无独有偶,在怀宁县的马庙镇,村民们就如何开展海虾淡水养殖进行了夜话,提出的建议经过镇党委研究后付诸实施,让乡村特色产业更上了一层楼。

夜间共聊家常话,搭建党群“连心桥”。自今年8月以来,怀宁县创新开展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乡村夜话”活动,通过这种“零距离”的干群交流互动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提高治理效能,及时解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据了解,“乡村夜话”活动开展以来,已经累计有23名县级领导到19个乡镇开展“乡村夜话”活动,各乡镇共开展“乡村夜话”活动372场,参与群众7000余人次,累计收集问题261个,解决问题105个,累计收集建议185条,落实意见54条。进一步解放了干群思想,有效地推进了“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我们想通过‘乡村夜话’这种方式,现场办公向下,干部一线听民情,一线解题‘暖民心’。”怀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金杰说。

民呼我应“解”了群众身边“愁心事”

在怀宁县马庙镇的孙家城村,池塘里水车翻滚,拉上网箱,一尾尾鲜活的甜虾活蹦乱跳,这些原本生长在海水里的虾类,通过科技的力量,已经实现了淡水养殖,让内陆地区也能吃上鲜活的海虾。

“2022年村里开始尝试海虾淡养项目,很是成功,第一年一万斤虾子上市后,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马庙镇党委副书记许海峰告诉记者。

按照传统的养殖技术,一年只有6—8月能养殖海虾,如何扩大养殖面积,如何拉长养殖周期,在冬季也能供应新鲜海虾,一个个问题摆在养殖户面前,在今年9月的一次“乡村夜话”中,养殖大户费小兵将自己的疑问在会上提给前来参会的镇干部。

“我们收集到这些问题后,镇党委很是重视,很快就带着几名养殖大户前往江苏等地学习考察。在掌握了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后,回村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春节也能吃上新鲜海虾了。”许海峰说。

费小兵所说的“乡村夜话”,是怀宁县今年8月份创新开展的活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金杰告诉记者,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县里发现了干群之间联系渠道不多、沟通不够、合力不强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实际难题,县委、县政府以密切干群关系为根本,以和美乡村建设为主线,搭建党群干群面对面沟通、心连心商议的平台,全面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乡村夜话”活动,推动干部下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马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江文介绍,从今年国庆节开始,一个占地15亩的海虾养殖基地正在孙家城村兴建,建成后每亩可产虾1500斤,总产值每年达到70万元,有效地助推了当地乡村振兴。

集思广益“话”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听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在开展“乡村夜话”中,既有话学习谈感悟,也有聚发展聊思路,更多的是找问题补短板,以达到建设共治和谐乡村的目标。

10月27日晚,在复兴村开展了一场“乡村夜话”,围绕着乡村发展展开了讨论。

“现在杨八房的大体框架基本上搭起来了,居住环境和旅游风景什么的搞得都特别好,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还要想想今后的路子,怎么走出一条属于复兴人自己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月山镇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查正严这样说。

“现在蓝莓种植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可以进行延伸,种些桃子、梨子,再搞些农家乐项目,还愁留不住人?”“留得住人的不仅仅只有项目,还有文明乡风和乡村特色,除了农家乐,还有一些民间传统技艺,才能更吸引人。”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主人翁”意识,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怀宁县委组织部介绍说,三级“乡村夜话”中,村(社区)级一般每月开展1次,活动由村“两委”组织,动员群众共同参与;乡(镇)级每月召开1次,由乡镇党委牵头,确定夜话主题并制定方案,同时收集夜话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推动问题解决;县级“乡村夜话”每季度举行一次,主要听取乡村两级夜话开展情况,对需要县级层面推动解决的重点、难点及堵点问题,现场分析研判、现场拿出方案、现场推动化解。

其中村级“乡村夜话”地点往往选在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甚至农户家中或大树阴凉处,乡镇包村干部、县直有关部门参加,涉法的事项还会请来法律顾问,干部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没有繁文缛节的程序,简便直接,让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干部身处群众之间,现场答疑释惑,不绕弯子、不避矛盾。真诚讨论事关群众冷暖和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凡事有商量,有事好商量。

凝聚合力“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在公岭镇三铺村,有一条约两米宽的水泥路面,两边可以明显看出有道路拓宽的印记,这也是得益于“乡村夜话”,从而化解基层矛盾留下的一段佳话。

三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查显林告诉记者,村里两个村民组因拓宽道路占用土地问题产生矛盾。为了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村里组织了两个村民组代表一起“夜话”,摆事实,讲道理,终于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双方握手言和。其中一个村民组还主动多让出一部分土地用于道路拓宽,将“六尺巷”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平时白天我们都要外出干活,经常见不到镇里或者县里的干部,现在晚上他们主动到村里来,我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他们说,十分方便。”村民刘立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花开两朵,在怀宁县小市镇平坦社区也有这么一条因为“夜话”而通的便民路。“出行的问题解决了,都得益于‘乡村夜话’。”怀宁县小市镇平坦社区夏江明谈起家门口新浇筑的沥青路,喜笑颜开。

夏江明所说的这条路,是他家门口的一条交通要道,因年久失修,破损处不少,尤其到夜间大货车路过时噪音严重,让周边老百姓感到非常烦恼,重新修整这条道路是群众急需所盼。问题的转机缘于今年10月该社区干部和群众的一次“乡村夜话”。当得知群众的困扰后,社区“两委”立即前往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并向小市镇和县交通局汇报争取资金,现场制定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道路已经全部竣工,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不便、噪音等实际问题。

每期的乡村夜话各村(社区)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主题,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移风易俗等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实现了在拉家常中讲政策、商农事、谋发展,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问、所求,把惠民政策切实落实到田间地头。“我反映的小田并大田、农村老年人无力耕种问题,社区高度重视,目前村集体已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80亩,不仅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还能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该社区村民解皖峰介绍说。

“‘乡村夜话’活动开展以来,老百姓共提出了100多项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方面问题,我们社区照单全收,基本上都得到落实,只有少量的重大问题,我们也在积极谋划当中,力争年底前都得到解决。”怀宁县小市镇平坦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国庆介绍。

上下一心 “跑”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10月30日晚上,在怀宁县烟墩村,县级“乡村夜话”正在举行。“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倾听到了群众的心声,既让我们了解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也取得了群众的支持,推动了政府部门重点工作的开展。”腊树镇党委书记董应东告诉记者。

不光群众得到了实惠,基层年轻干部也在“乡村夜话”中不断得到成长。

高河镇党委副书记陈媛刚刚在查湾村主持了一次“夜话”,感受深刻。“‘四下基层’要求我们现场办公下基层,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如何摆脱公文标签,用群众的语言向他们宣讲党的政策主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会后,陈媛谈起了自己的体会。“每主持一次‘夜话’,对个人的工作作风都是一次巨大转变。”

“‘乡村夜话’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功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怀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金杰这样认为。(记者:苏艺 王子康 陈庆鹏 刘职伟 李浩)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