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政(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运行正在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只要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持续提供发展新动能。
一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散蔓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外部需求动能衰减,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被取消或被延期等诸多问题,出口面临多年来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在尽最大努力稳定海外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内需成为短期内把疫情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与扩大内需有关的政策措施,涵盖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等方方面面,为经济化危为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巨大潜力,充分挖掘这一潜力,不仅有助于短期应对疫情危机,还将释放巨大的长期发展动能。首先,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统一的国内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不仅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比较优势,还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助于使我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进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其次,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还很大,比如,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发达国家平均为80%。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较大,缩小这些差距需要大量的投资,从而带动大量的投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又将因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涉及衣食住行、精神、文化、教育、娱乐、体育、健康等方方面面新的、更高层次及更高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必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当前,我国正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努力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使科技研发形成新突破、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进而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未来将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大健康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等短板,实现既拥有单项微型创新冠军,又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打通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中梗阻”;依托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发展,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筑经济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标准,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紧密度;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断为产业转型升级赋予全新的动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信息消费实现高速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智能技术正在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催生出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突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高技术行业引领发展。在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望保持增速稳定,质量效益型增长态势更加稳固。此外,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大量依靠科技创新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
三
疫情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生,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我国作为进出口大国,势必面临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世界唯一全产业链国家的优势也体现得愈加明显。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不仅自身抗风险能力强,还在关键时刻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支援,特别是在防疫物资、药品、生活必需品等方面予以了援助。
作为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全面复工复产,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和最完整工业供应体系的国家,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化危为机和实现平稳发展提供新动能。拓宽产业链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对外贸易总量萎缩的情况下,广泛开拓贸易对象,提升相对市场份额,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品牌认可度、影响力与地位,降低出口贸易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而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和医药健康产业,扩大相关产品出口,积极支持相关企业抓住机遇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国际品牌。加快推进海南自贸区(港)等建设进程,打造更加高效的对外开放平台。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9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