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港两院院士: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2022-06-27 12:15:00  来源:新华社  
1
听新闻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维港两岸的建设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新华社香港6月25日电题:在港两院院士: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新华社记者张雅诗

“看到习主席指示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激动,香港科技界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必须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多作贡献。”今年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说。

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表达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

陈清泉是发起写这封信的在港两院院士之一。

陈清泉出生在印尼的一个华侨家庭。1953年,陈清泉回到祖国攻读电子工程,后到香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港,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回忆这封信的缘起时说,在2017年3月的一个座谈会上,在港院士们提出内地与香港在科研合作交流上存在两个限制: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的问题及香港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内地关税优惠问题。于是,他们决定给习主席写信反映这些情况。

“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来,征求大家意见,逐字逐句斟酌,定好后提交。”陈清泉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他强调,要重视香港院士来信反映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合理予以解决。

“习主席很牵挂、关心香港,指示的内容很具体。”陈清泉说。

近年来,国家支持香港科研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科技部、财政部等出台包括内地科研资金过境香港使用、香港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内地免关税、让港人更广泛参与国家科技建设项目等政策措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予港澳年轻学者申请……

“现在内地科研资金可以过境香港使用、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作研究用途获放宽,香港科学家参加内地科技项目的规模和力度也提升了。”另一位参与联名写信的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说。

叶玉如在香港出生成长,中学毕业后赴美国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回港发展,是香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

“我1993年回到香港,一直在港科大工作,多年来与内地科研机构和人员保持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叶玉如说,以往科研资金无法过境使用,一些需要内地与香港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不得不搁置,香港的科学家也不能直接申请国家科技项目,限制了香港与内地的科研交流。

叶玉如说,如今,内地与香港创新要素实现了交流融通上的重要突破,为香港的创科发展特别是生命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资源多了,加上物流比以往畅达简便,促进了香港科研的发展,令香港整个创科氛围更活跃,有助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进来。”参与联合署名的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说。

习主席在指示中充分肯定了香港科技界长期以来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香港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拥有众多爱国爱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主席的关心关怀有力激发了香港科技界报效祖国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

徐立之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在他看来,国家陆续出台的措施对香港的科研人员有很大帮助。他希望在香港建立跨领域的研究所,汇聚香港各所大学的尖端研究学者参加跨学科研究,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定位,将香港打造成一个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习主席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我们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要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作出更多贡献。”陈清泉说。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