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求是网评论员: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7-23 20:14:00  来源:求是网  
1
听新闻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

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总书记贯通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深刻阐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证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

“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这既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在多个重大场合反复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2年7月,在致“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的贺信中,总书记再次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凝结着中华民族在长期文明交往中的智慧结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不仅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促进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从“一带一路”倡议,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扩大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开放,到拓展资金、人才、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合作,中国日益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总书记就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二是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三是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