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追梦火焰蓝·守护万家灯火|守护红色热土的年轻人们
2022-08-20 17:1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1
听新闻

中国青年网遵义8月19日电(记者安俐杨逸凡)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楼高的砖木结构楼房临街而立,青瓦丹柱,灰砖白墙,“遵义会议会址”匾额高悬,推开匾额下厚重的木门,尘封的历史也被轻启,那载入史册、转危为安的伟大转折,那些鲜活的红军故事,被反复诉说。

临近闭馆,不少游客仍在会址外流连忘返,他们举起手机,争分夺秒与“珍贵历史”来一张合影,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战斗二班副班长安峻男却一刻不得闲。这天,正是他当值“红旗巡逻队”队长。他与战友身着救援服,背上50余斤的细水雾,开始对会址景区内部及周边进行巡逻检查。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正在进行安全巡查。资料图

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应急灯、安全出口......确保所有消防设施无误后,安峻男和队友才安心离开。“遵义会议会址及附近革命建筑群多为砖木结构,防火难度大,因此,我们坚持一天三次进行防火巡查。”安峻男说。

会址消防救援站,距离遵义会议会址不足200米,肩负着遵义会议会址等一大批红色革命旧址群消防安全的历史重任。52年来,一代代消防员们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军传人,把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融入血脉、薪火相传,在血与火、生与死、苦与乐的严峻考验面前,创造了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建筑群半个世纪的“无火”传奇。

日巡两万步,他们用足迹丈量长征路,用心守护红色热土

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林虎蓝,每天都会带领消防救援人员对车辆、器材、装备进行严密的检查,确保在发生险情之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的赢”。在针对重要节庆场所、人员聚集场所、遵义会议会址景区,他总是亲自组织红旗巡逻队以每天平均一万五千步的步数,用双脚丈量会址的安全距离,确保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处置。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正在进行安全巡查。资料图

节日期间游客量增大,林虎蓝带领队友们深入周边宾馆、超市等营业性场所,逐户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同时叮嘱商户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还向过往群众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科普,普及景区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他总说:“能够让万千群众暖心,看到万家灯火温馨,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们检查会址内消防设施。中国青年网记者杨逸凡摄

会址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李宏栋,时常驻守在会址内的“红星便民服务站”,为游客提供饮用水,提供指路向导、寻人寻物等服务。一次执勤期间,一位前来参观的老奶奶,不慎摔倒在会址前的楼梯上。李宏栋立即上前搀扶,推来轮椅供老人休息。攀谈中,李宏栋得知奶奶今年八十岁了,是一名曾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特意来到会址参观,想在文物中追忆曾经的峥嵘岁月。为了让不远万里前来参观的奶奶心愿得偿,李宏栋主动推起轮椅,带奶奶游览会址。“一路上,推着奶奶,看着橱窗里陈列的文物,听奶奶讲革命路上的故事,那一刻,仿佛自己也亲历了长征路。”送走前来参观的奶奶,看着夕阳下静谧的会址,李宏栋愈发明白了守护的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他们解困帮扶揽人间温情

“00后”安峻男不喜欢“躺平”这个词。尽管被问及为何年纪轻轻就当上副班长时,他总说“全靠队友们照顾”,但一次次的出警记录,一张张“火蓝尖兵”体能对抗赛的获奖证书就是最好的答案。

会址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不仅承担着护卫会址等革命遗址遗迹的职责,还肩负着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0平方公里辖区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消防宣传、扶贫帮困等任务。有一次半夜,警铃忽然响起。闻声而动,安峻男和队友们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经过了解是一起煤气罐起火,罐体周围全部都是煤炭,情况十分紧急,如果不立即进行处置,罐体随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指挥员迅速下达指令,一人拿铁锹进行煤炭清理,一人进行水枪掩护。安峻男冲在最前面,尽管当时心里也有过害怕,但想到自己刚来这支队伍的初心,想到52年来会址救援站消防员们的日夜坚守,就是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他战胜了恐惧,经过将近15分钟的救援,圆满完成了此次灭火救援任务。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战斗二班副班长安峻男正在向小朋友宣讲防火知识。本人供图

不光是赴汤蹈火,更多的是竭诚为民。辖区范围内老旧小区众多,社区住户大多都是老人,行动不方便,大事小情。他们最信赖的就是会址消防站的消防员们。

一天晚上,家住会址消防救援站附近,七十多岁的陈吉碧老人从医院回家,发现家中电路中断,家里漆黑一片。由于供电局工作人员已经下班,焦急的陈吉碧只好来到会址消防救援站,希望消防员能够帮忙。

当天,会址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杨振刚刚出警回来,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经常给单位修理的电工,一同前往陈吉碧家中,经检查发现是电闸损坏,杨振马上动手将电闸进行更换。

电线重新接通,家里的电马上就恢复了,老人想要把钱付给消防员,杨振却说“不,咱们消防员出警就是帮群众解决困难的,不收钱!”陈吉碧老人说,自己也当了二十多年兵,从会址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身上,看到了竭诚为民的忠诚。

得知老人的身份,杨振特地邀请陈吉碧为全体消防员上党课。“小时候就是吃糠咽菜,生活条件特别差,经历见证这些年的变化,能赶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我特别知足。你们年轻,生活在新时代,更要时刻跟着党走,传承好优良的传统!”

陈吉碧老人为会址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送上锦旗。资料图

换灯泡、修电表、取钥匙、送药品......近十年来,会址消防站的消防员们为百姓处理“琐事”13000余次,真正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娘家人”。

无论是性命攸关的生死时刻,还是百姓们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他们始终肩扛希望,守护这片有着红色记忆的土地,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安全感和底气。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