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重大成就,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实践及经验,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源头活水。在新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尊重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仅已具备充分的现实条件,而且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总方向。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自主的现代化实践
“现代化”是描述人类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历史变迁的“动态”概念,既是经济上的市场化、工业化,也是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既是社会生活上的世俗化、城市化,也是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而推动和实现这一变迁的途径或进程就是现代化道路。无论从世界整体还是从国别来看,现代化道路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特定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导引,也离不开文明传统的价值培塑。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创榛辟莽,探索开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选择。以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等各种政治力量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入手,试图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现代化道路,但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各种现代化方案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工农群众经过艰辛的革命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式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必要的、先决的政治条件和根本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国社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转型。第二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奠基。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提出并规划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宝贵经验。第三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1978年到2012年,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全方位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束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目标、战略规划和发展动力等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和创新。第四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跃迁。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科学内涵、目标蓝图、发展规划、战略导向等方面都作了丰富和完善,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规范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有的由西方文明发起的现代化道路,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殖民扩张性以及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倾向,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两大发展困境:一是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局部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与人类整体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与现代化道路相对应的,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既有文明形态。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要求实现工业化,还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它是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产物,是从全面的、整体的视角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新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经济上,人类文明新形态主张形成世界各国经济的自主发展,不再存在资本垄断和金融霸权,反对任何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得的财富积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赞赏各国打造适合自身的政治体制,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文化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努力消除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拒绝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尊重少数族裔平等享有文化发展权利;社会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注重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努力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生态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对任何国家、团体、个人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攫取物质利益。
从总体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呈现的。这意味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质和发展特征,它是扎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表达,与中华文明的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又包含了现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新要素和新表达。
3.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植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明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总体性特征的最高显现,对人类整体的文化知识进步和思想价值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后者必定奠基于文明形态的创新发展和道路实践。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说明一种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的知识体系变革和思想价值革新已然发生。文明形态的发展必然带动人民群众思想认知和时代精神的革新,必然要求时代建构出符合自身实践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也充分说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实际行动把握历史大势、发挥历史主动、解决历史问题的鲜活体现,是在对西方文明形态的反思与超越中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新进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任何有世界性影响的知识体系,都必然能够科学地总结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发展之大势,都必然能够创造性地提供解决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可靠方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从总体上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扎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自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而形成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规律的真理性探索。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新动力;又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璀璨成果,滋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土壤;还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拓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视野。只有如此,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形势下,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才能在面对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时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4.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指导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一重大判断深刻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发展离不开人类整体知识水平的进步以及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诉求的思想引导,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
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契机,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要回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去,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要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使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要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时代背景,深刻揭示世界文明进步发展规律,着眼世界文明发展大势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深刻认识到,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不断总结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探索中把握世界历史大势,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发挥历史主动,才能真正做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追求,才能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智力支撑,而且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未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砥砺前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