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从鼓励在华创新创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到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外国企业和人才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机遇和便利。日前,几位活跃在中国经贸领域的外国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们见证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中外经贸合作的故事。
“始终以开放的态度与世界交流”
“以前登记的长期居住地,我都写德国。现在,我的长期居住地是中国长沙。这里有我的朋友、我的事业,是我生活和工作的中心。”在湖南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办公室里,74岁的德国人汉斯阿克曼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特殊居留证”。2020年10月22日,汉斯成为实行国家新规后,湖南省第一个获颁“中国绿卡”的德国籍专家。
汉斯告诉记者,从1985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自己在此后的30多年里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也完成了个人事业的重要转型。2005年,汉斯从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职位上退休,准备回德国老家。“回国固然是一个选择,但你在中国有一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不留下来为中德经贸交流做些事情呢?”中国朋友的真诚邀请打动了汉斯。汉斯决定留在长沙,后被长沙高新区、长沙市政府聘为外籍商务顾问。
目睹中国制造业持续升级、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投资机遇不断涌现,汉斯萌生了成立一个国际商务平台的想法,希望为中外企业及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渠道。2015年,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正式建成。“在工业4.0、智能制造等领域,德中企业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和合作机会。”汉斯对中国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深有感触,积极为两国先进制造业合作牵线搭桥。
去年,德国巴斯夫集团收购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合资组建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背后就有汉斯和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深度参与。在汉斯撮合下,专注于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德国企业莱茵科斯特入驻湖南株洲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助力中国培养工业4.0人才。商务平台运行7年来,完成海内外企业接待或对接800余次,组织或参与30余个出国(境)团组,还引进来自瑞典、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商协会。
“十几年前,长沙少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今天,外国人在此生活、工作,甚至创办企业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汉斯说,如今,长沙开通了40多条国际航线,成为参与中非经贸的活跃城市;长沙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外企投资,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打造外贸服务平台。“中国始终以开放的态度与世界交流。”汉斯深有感触地说。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
一边介绍俄罗斯风土人情,一边推介来自家乡的商品,俄罗斯企业家斯维特兰娜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几个小时就将俄罗斯产品卖到中国各地。20年前,斯维特兰娜来中国从事贸易活动。回忆往昔,她感慨万千:“那时,中国商店里的外国商品种类还不多。现在,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非常丰富。中国的变化太大了!现在还有直播卖货,销量很好,我要把这种模式带到俄罗斯!”
3年前,受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邀请,斯维特兰娜来到位于山东青岛胶州市的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工作,创办了一家商贸公司。该公司与上合示范区合作,参与建设上合示范区俄罗斯国家馆。斯维特兰娜多次代表该馆参加展会,帮助上合示范区拓展“朋友圈”。她还在俄罗斯注册了上合示范区俄罗斯国家馆官方网站,吸引了不少俄罗斯企业进驻。斯维特兰娜说:“上合示范区架起了俄中交流与合作的桥梁,能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上合示范区,斯维特兰娜充分感受到创新创业的便利。“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上合示范区大力鼓励创新创业,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都往这里汇聚。”她说,中国政府全面支持上合示范区创新创业,积极提供包括办公、税务、法律等服务,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3年来,上合示范区焕然一新: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地铁8号线、胶东国际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陆续启用;重大产业项目接踵而至,10多个对外贸易、跨境电商平台陆续上线;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常态化开行25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有幸见证了这一切,我感受到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作为莫斯科国立大学国际政治学院驻华代表,斯维特兰娜还参与创办了“上合俄罗斯创新创业中心”,并促成莫斯科国立大学与青岛大学合作。接下来,她计划开办一家跨国教育公司:“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我是受益者也是拥护者。未来,我会继续努力,推动两国教育合作,促进人才双向交流,为俄中经贸往来贡献力量。”
“蒸蒸日上的势头令人振奋”
“刚来天津时,出租车司机会问我是哪国人,10年前有司机说‘你是南方人吧?’现在司机会直接用天津话问我‘你住哪块儿’。”面对记者提问,日本友人井上直树言简意赅地总结自己来华18年的变化,“我不把自己当做天津这座城市的‘外人’,希望能在天津工作到退休。”
2004年,有朋友邀请井上直树到中国工作,思考一番后井上直树欣然应允,“我当时读到一些关于中国的报道,感觉到中国经济腾飞的势头”。到中国后,井上直树先进入南开大学学习,后从事编辑工作,在中国生活得顺心如意。“我很适应天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这些年在中国感受到的善意和热情,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
去年,井上直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创业。“我一直梦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天津的创业环境不错。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要立刻行动了。”经过咨询,井上直树在网上提交申请,再去办事大厅现场确认,很快就办好了相关手续。去年2月,井上直树的公司开张营业。他说:“天津市政府支持外籍人士在津发展,欢迎外国人以个体身份创办小微企业。近年来,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外籍人才引进计划和相关举措,在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居留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除广告业务外,井上直树的公司还为有意来天津发展的日本朋友提供咨询服务。“做贸易的可以去滨海新区,做商业的最好去和平区附近。大到公司选址,小到吃饭购物,我都可以提供帮助,用中国话讲就是‘全流程服务’。”井上直树说,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迅速有力的应对,特别是坚持“动态清零”政策,让他真切体会到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生活令人感到安心、安全。我一直告诉日本朋友们,来华创业不会错,我十分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
井上直树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日本人来华创业或者工作,只能围绕几家大型日资企业开展衍生业务。如今,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日本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小微企业也能在中国市场找到发展机会。“我的公司和天津当地企业有很多业务往来,目前发展得不错,这种蒸蒸日上的势头令人振奋。”井上直树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