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山东寿光:“菜篮子”变“金篮子”
2022-08-28 10:42: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赵秋丽 冯帆 通讯员 袁义林  
1
听新闻

在山东潍坊寿光市的一个大棚里,40余万株黄瓜苗,仿佛是绿色绒毯整齐地铺在育苗棚里,两片厚实的砧木叶护着中间小小的黄瓜芽,每一株都在努力生长着。“这个棚里都是水果黄瓜新品种,刚嫁接完,还有10天就能发到云南去了。我们一年能培育1000多万株,订单早被抢光了。”山东邦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鹏很是欣喜。

在寿光,“菜篮子”正在变为“金篮子”。近年来,寿光市主动融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创新提升“寿光模式”上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保持“中国蔬菜之乡”的持续引导力。

这几日,正值设施蔬菜生产的“农闲”时期,寿光孙家集街道瑞航家庭农场蔬菜大棚里已经“拔园”,借着高温开始了“闷棚”,但蔬菜大棚外的人却没闲着。农场里的苦瓜茶加工车间机器轰隆,正加紧生产作业。

“我们农场里也种植苦瓜,还对外收购,苦瓜价格高时我们就卖生鲜菜,价格低时我们就大量收购过来加工成苦瓜茶。”农场负责人郑景渠介绍说,“加工成苦瓜茶,附加值能提高20到50倍,而且这个茶口感好,又有清热解毒、清心润肺的功效,销量特别棒。”

现在,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寿光已经发展了30家,还有7家正在筹备中。“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措施,在经济效益的引导下,通过土地流转将部分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经营者不断加大投入强度,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介绍,“现在年轻人返乡办农场的非常多,目前寿光办农场种棚的80后年轻人比例已占三成。”

趁着“闷棚”的空闲,寿光稻田镇崔岭西村的崔新中正在家里盘算一年的收入:“从去年8月份种了一茬草莓西红柿和一茬甜瓜,毛收入是30万元,除去种苗、水肥等费用,这一年能剩下20多万元呢,这个新模式真是好!”崔新中提到的“新模式”,就是去年开始,村里合作社牵头打造的“崔西一品”品牌化发展模式。

提高村民收入,关键得让农产品优质优价。崔岭西村合作社在寿光市委帮助下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优质草莓西红柿品种,并从种植、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西红柿,靠着口感和品质迅速赢得市场认可,价格能卖到普通西红柿的8至10倍。

品牌化和标准化让寿光市农产品优质优价。2021年,寿光市注册了“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开启了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崔西一品”“斟灌彩椒”“桂河芹菜”……多个优质品牌获得“寿光蔬菜”公用品牌使用权,形成了“1+N”矩阵共促式品牌化集成发展模式。

在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优质蔬菜产销对接平台上,北京的李女士通过手机下单了水果黄瓜等时令鲜蔬:“不仅基地直配,而且品质有保障,哪个基地、怎么种的都能看到,很放心!”

蔬菜卖得好,离不开平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专门搭建了试验示范基地优质蔬菜产销对接平台,其中的甄选蔬菜B2C移动端,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方式宣传推介,实现个体消费者直接线上选品下单,基地直配,一下子拓宽了基地优质产品的销售渠道。

“把握了标准就是号准了发展的脉搏。”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付乐启介绍,2018年,部省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目前126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成功立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5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成为国内首批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全产业链行业标准。

如今,寿光聚力建设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蔬菜高科技生产基地,通过集成化输出,不断向全国输出技术、人才、标准、农业问题解决方案,逐渐形成全国的蔬菜交易总部,价格的形成总部,模式的输出总部,种子的研发总部。“寿光模式”发挥着蔬菜产业总部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了全国群众致富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借鉴的经验。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8日03版)

标签:
责编:丁小玲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