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感悟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天津市大北涧沽镇实践队开展了“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调研”主题实践,通过群众访谈、企业考察等活动,认识乡村振兴的共同富裕之路、和谐善治之路以及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将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作为乡村振兴基业”
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叠加区,更是工业强、文旅兴、生态美的乡村建设示范区,实践队围绕乡村党建、民企合作、文化创新、社区治理等领域,深入大北涧沽镇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同镇政府人员、村民群众座谈交流的过程中,大北涧沽镇的发展面貌立体呈现出来:以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先导,以设施互联、环保同治、资源共享方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建设综合商贸、生态宜居的产城示范镇。
“将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作为乡村振兴基业”,实践队感受到“大北人”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智慧。大北涧沽镇持续推进产业转型新提升,对标“天津市制造强区”要求,引导传统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机器换人、建设数字化车间;同步强化数智赋能、品牌建设,引导商会注册“大北涧沽”集体商标,支持优质企业拟定行业运营标准、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开拓市场新空间。
乡镇企业和乡村农业是乡村振兴的两翼抓手,更是大北涧沽镇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实践队考察了乡镇工业和农业的代表企业——阿洛德采暖公司和金世神农种业公司,了解大北涧沽镇知名特色产业“散热器生产”“小站稻育种”,并走进田垄间实地调研农作物种植、农业现代化状况,同企业负责人交流员工薪酬待遇、企地融合发展、疫情与产销形势等问题,领会到乡镇企业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扶农助农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增收创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切实举措。
“走近群众一起创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大北涧沽镇多形式开展新型文明实践,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走近群众、激发群众,携手维护乡村公共安全、建设乡村精神文明。
独立村是大北涧沽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实践队员在考察村容村貌、环境设施后,到党群服务中心调研社区治理情况。积分超市是独立村创新运用“积分制”进行乡村治理的体现,村民的正向行为累计为积分后,可在积分超市兑换一些生活日用品,通过正向激励方式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践队拜访慰问了独立村村民,了解他们的保险医疗、燃气采暖、旱厕改造等基本生活情况,调研村民结构和从业就业状况、村规民约和文化生活状况,听取基层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视角和看法,以及他们对乡村宜居环境的满意度、对乡村社区治理的获得感等。
实践队还参观考察了于方舟故居、于方舟烈士纪念馆,对话历史、重走方舟路。于方舟烈士原名“兰渚”,后更名为“方舟”,意在决心“以己为舟济苍生”,做“渡人之舟”,救中国人民于水火。队员们置身那段红色岁月,感动于“方舟精神”舍我献身的豪勇气概,震撼于革命先烈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队员们在实践参观中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应铭记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这些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代代传承下去。
这次书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思政大课,让实践队员们深感青春奋斗使命与时代伟业如此相近。无论是政府公务人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的为民理念,还是乡镇企业立足三农、奉献社会,“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助农精神,再或是创新乡村社区治理、创造乡居文明风尚的美好场景,都让人无比有信心能够完满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更为新时代青年人增添了矢志前行、奋斗奉献的无尽动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新形势要求调动全社会力量开门办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进贴合生活的针对性、服务实践的有效性,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立鸿鹄志、在学习中做奋斗者,将‘小我’人生抱负脚踏实地融入‘大我’的宏伟目标中”,随队参加实践活动的青年教师舒高磊如是说。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大北涧沽镇实践队成员:史祎琳 胡湘婉 黄欣然 王美晨 袁雯莉 张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