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今天
1992年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一代代航天人
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创造中国奇迹
“三十而立”,感觉良好

中国载人航天30年征程
幕幕难忘
1992年9月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
1999年11月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
成功完成太空行走
这是中国人首次出舱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看中国载人航天30年大事记↓↓
一片空白下,3个月写出
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
而它的诞生仅仅用了3个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
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
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做这项工作时
既没有现成的航天员训练大纲
没有现成的课程体系
也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具、训练设备
更没有现成的有经验的教员队伍
这种挑战是非常大的”
而黄伟芬挑起重任
仅仅用了3个月
就交出了一份
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1998年
从全军优秀飞行员中选拔出的
首批14名航天员进驻航天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从此
黄伟芬和中国航天员的每一步紧紧相连

多年默默耕耘
这位“航天员女教头”
看到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
内心总是十分激动和感慨
《祖国不会忘记》
是黄伟芬几次接受采访时
反复提到的一首歌
在她心中
这首歌唱出的不仅是自己的心声
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心中最炽热的梦
一面特殊的照片墙
见证中国航天员飞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外
有一面特殊的照片墙
2003年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出征时
这面墙还并不起眼

这些年来
照片墙不断翻新
越来越多的航天员
光荣“上墙”

期待这面照片墙上
出现更多飞向太空的“中国星”
星辰大海,逐梦太空
“三十而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