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多地“夜经济”亮点纷呈促消费
2022-09-27 11: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1
听新闻

夜食、夜购、夜游、夜娱……丰富多元的夜间消费让市场活跃,令生活多彩。近来,全国各地不断出台积极举措,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亮点纷呈的“夜经济”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及产业恢复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人间烟火夜愈浓

古风市集、汉服游园、提灯赏月……今年中秋假期,各地夜游热度升温,传统融合时尚成亮点。在广州珠江岸边,花灯生辉,游客如梭,露营式赏月等活动吸引不少市民与游客参与。浙江新安江景区的《江清月近人》演艺持续火爆,演出门票一度售罄,9月10日、11日两个晚上均增开场次、增开游船。

人间烟火夜愈浓,不独中秋如此。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夜间堂食订单量环比增长14%,夜间休闲娱乐订单量环比增长11%。在长沙扬帆夜市的福记虾铺,店内外餐桌常常爆满。店长介绍,入夏以来生意持续火爆,一天能卖出上千斤龙虾,营业额约两万元。虽然店铺因为疫情暂停过一段时间,现在客流恢复,不久前刚开了第二家门店。

今年7月广州市商务局指导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广州夜间消费报告》显示,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娱业是夜间消费主力,占整体夜间消费近九成。夜间消费对多行业的营收也日益重要,18时到20时的消费金额贡献占比达40%,零时之后的消费金额占比达15%,夜间消费延伸明显。

携程数据显示,8月夜游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00%,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不少旅游热门景区是各地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自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分两批建设共计243个消费市场活跃、业态集聚度高、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对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及产业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夜经济”呈现新亮点

单一走向多元,线下结合线上,城市延伸乡镇……随着经济水平、新兴技术和多元需求的发展,“夜经济”不再局限于“小吃街”的模式,在消费业态、消费主体、消费格局等方面呈现出更多亮点。

——多业态跨界合作,突出城市特色。吃喝之外,夜游、夜演、夜娱、夜购等夜间消费体验丰富多彩。广州市增城区通过潮品街舞秀、创意街区打造等形式,挖掘本土新塘牛仔文化,探索“潮产业+夜消费”模式。以工匠型、特色型夜市为目标,杭州武林夜市培育脸谱、皮影戏、糖画等领域的“工匠之星”,以非遗产品为主,丰富相关业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未来,“夜经济”在文化、旅游、娱乐、影视、会展等业态有更大发展和探索空间,产业发展将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助力新型城市化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社交型消费兴起。“互联网+”为“夜经济”赋能,美团发布并上线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专题页和相关主题品牌馆,形成了“线上游览线下消费”的数字化联动。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也拉动消费,杭州武林夜市的三成摊主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喷漆画摊主姚钢在自媒体平台收获百万粉丝,八成作品通过网络销售。

作为夜间消费主力军,年轻人借社交媒体分享夜生活。氛围灯、音响、酒篮,加几张小桌,长沙市岳麓区渔人码头的“解忧酒馆”作为“网红打卡点”,吸引顾客小酌、聊天、唱歌。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陈南江认为,放松身心、追求新鲜是年轻人在夜间旅游和消费的主要动机,由此汇成了多元的夜间消费和文化氛围。

——城乡多点开花,消费潜能迸发。在“大而全”的商圈听音乐会、享购物节,在“小而美”的街巷赶灯光墟、逛集市……中国城市“夜经济”图景既见月亮又见星星。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认为,城市夜游的消费潜力在于打破空间和功能界限,将景区、街区、园区、社区、商区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城市沉浸式体验空间。

乡镇的夜间消费潜力也被不断挖掘。广州市增城区的光辉村,成了不少市民的热门休闲地,每晚迎来成百上千个露营团;嘉兴市大云镇缪家村的“幸福集市”是群众和游客的夜间散步“打卡地”。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危旭芳表示,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加快,促进消费市场下沉,“夜经济”逐渐成为城乡功能转换的新兴时空场域。

放管结合促发展

当前,全国200多个城市推出了夜游线路、夜间演艺和展演等夜间文旅振兴计划。广州的“Young城Yeah市”、天津的“夜津城”、长安的“大唐不夜城”、常州的“龙城夜未央”……多地夜经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广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容佩婵表示,“夜经济”发展要加强统筹规划,各地资源禀赋各异,须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合理布局业态,各放异彩。

“夜经济”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就业。广州创建“金融助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产业联盟”,给予金融贷款、支付减免等支持,驱动释放夜间消费活力;税务部门在江门鹤山市商圈设服务站,解决商户的经营涉税问题;杭州武林夜市与政府部门联动,主动免除100多名摊主疫情歇业期间摊位费,并紧急设立40万元困难帮扶金。

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培育商圈、步行街等优质载体发展,一方面须提升小摊主抗风险能力及其生存技能、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优质夜间消费产品的供给能力,以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伴随“夜经济”而来的卫生、安全、治安等管理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对此,上海设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促进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合作;长沙设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完善“夜间管家”服务,引导商家规范发展;浙江丽水设立流动商贩疏导点,明确夜间经营的时间、地点、经营许可等规则,并加强巡逻疏导。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关利欣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具体包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改善夜间交通、照明等系统,创新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方式等。 (记者 丁乐 李平 谢奔)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