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㉕】
这是盛唐的一个寻常黄昏,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融融落日西沉,滚滚黄河东流……
宏阔气象令他无限感慨,遂吟得千古绝唱《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鹳雀楼,因造型雄奇高拔、周围景致瑰丽,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楼”之称。它原是一座戍楼,军士凭此瞭望敌情。及至唐代,军事功能渐失,常有文人墨客登临赏景,成为美名远扬的“赛诗楼”。宋人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千余年沧海桑田,唐人笔下的鹳雀楼,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仲秋时节,记者来到山西运城永济市黄河之滨。
尚未见楼,嘤嘤鸟鸣先萦绕耳畔。“瞧,这就是鹳雀,我们叫它‘老等’。因为它老是呆立在浅滩上等食物,一动不动,但只要鱼虾游过来,就立马伸出脖子大快朵颐。鹳雀成群结队在楼上栖息,‘鹳雀楼’就因此得名。”手指黄河滩涂上一群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的水鸟,运城市作协主席李云峰告诉记者。
鹳雀楼名声虽大,却命途多舛——13世纪初毁于战乱,就连其遗址残迹,亦在明朝时被泛滥的黄河淹没。1992年,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十年之后,复建的鹳雀楼拔地而起,千年英姿得以重现。
登楼远眺,天开地阔,顿有“荡胸生层云”之感——上有一碧如洗之长空,下有五谷丰登之沃野,黄河宛若一条金色飘带蜿蜒向前,壮阔中透着旖旎,磅礴间又现温柔。果然是诗人畅当笔下图景:“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黄河在这里拐了个90度的弯,东流向大海。咱运城就在黄河金三角大拐弯处,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也是在这里流入黄河的。”李云峰言语间满是自豪。
是啊,若无黄河经天亘地、浩浩汤汤之胜景,哪里有鹳雀楼千载不息之隆名?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饱经沧桑的鹳雀楼,正是黄河流域巨大变迁的见证者、黄河文化深厚精髓的集大成者,而其“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气韵,早已成为这方热土生生不息的发展密码。
“黄河流进新中国,越变越好——从桀骜不驯变成了万里安澜,‘脾气’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李云峰说。防洪排涝建设、沿线水土保持、水资源集约利用……他历数着当地治理黄河的一项项努力,目光落在岸边郁郁葱葱的林带上:“喏,如果没有这连年种植的防风固沙林带,黄河的水调节能力咋能提高这么多?”
大河温驯了,还能不能“更上一层”?能!
沿着平坦宽阔的黄河一号公路行进,不多时,车停在万荣县庙前村,“一泓清水入黄河”几个大字赫然入目。站在望河台上俯瞰,晴光潋滟的汾河水正缓缓投入黄河怀抱。
“过去,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汾河,污秽不堪,也让人的心情蒙了灰。阵痛之后,治污净水的行动开始了。”李云峰带记者来到庙前断面监测站。不大的空间里配置了8组在线监测设备,一组组数据在屏幕上跳动着、变化着。
“能监测11项指标呢!等于汾河入黄水质的‘晴雨表’。”工作人员祁建新说,“数据日益向好背后,是沿岸干群付出的努力——万荣设了65名县、乡、村三级河长,21名县、乡河湖警长,还有专业的巡河队!去年3月,山西首家环境资源法庭也在我们这儿挂牌成立啦。”
为了大批量处理污水,运城人还想出了“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的妙招。城市因此多了一座座生态湿地公园,不但市民们有了休闲好去处,“还常有珍稀鸟类来‘打卡’,简直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百鸟图’!”
水清岸绿,自然是村靓业兴。
“你看看咱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整得多好!咱种地用上了大机械,再加上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嘿,产量一下子提高了20%。”万荣县光华乡大兴村,村民张利民说得头头是道。
“这就叫‘芝麻开花节节高’!”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丽红接过话茬,“现在,咱运城有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十万亩玉米高粱基地、万亩水稻基地,一袋袋沾着露珠的粮食、果菜,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
喜悦,不只来自良田沃野。
记者来到临猗县,走进丰淋牧业有限公司,到处整洁清新,让人很难和“养猪”联系起来。
“这边是猪舍,智能控制的!可以随时调成最适宜的环境。我们为生猪养殖配套了工业物联网体系,通过中控台大屏幕,随时掌握各项最新数据。”自称“现代猪倌”的丰淋牧业有限公司员工罗世冬神气地指点着,“这设备的先进程度,排全国前三。”
最让他得意的是,每头母猪都有一个电子芯片,一举一动乃至体内营养状况完全数据化,“可以根据数据及时调整养殖方案、饲料配比,科研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遥控完成大部分操作。”
踏上归途时,夕照如碎金般跳跃在黄河微波中。鹳雀楼畔,鹳雀翩翩,鸣叫着归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充满生机的“黄河金三角”,明天,何止“更上一层楼”呢!
(本报记者杨珏本报通讯员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