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讯(记者 王博)9月25日,人民论坛网记者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广西)”采访团走进了广西会仙湿地。
俯瞰会仙“玻璃田” 人民论坛网 王博 摄
走进会仙,阡陌纵横,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田鱼塘清澈明亮,犹如大地之上镶嵌了一块块打磨完好的玻璃镜。会仙湿地位于广西临桂县会仙镇境内,是广西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的典型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抗旱防洪、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能。
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会仙湿地位于临桂区会仙镇境内,2012年临桂区会仙湿地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正式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86.75公顷。近年来,临桂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握广西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湿地环境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工程。
会仙湿地公园 人民论坛网 王博 摄
会仙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副主任秦继华说:“随着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每年带动来访游客10万人次左右。我们计划通过清淤工作,恢复古桂柳运河的通航功能,更好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据介绍2017年至今,拆除污染源直排高密度养殖场(养猪、养鱼、养鸭)5处,涉及面积约100亩;累计退塘(耕)还湿面积约155公顷(湿地公园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种植水生植物睡莲30亩、荷花100亩、菖蒲30亩,植被恢复面积约50公顷,建设生态驳岸1公里。
多管齐下,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打击湿地非法捕捞,守护“漓江之肾”。近年来,临桂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会仙湿地保护中心、临桂区农业农村局、临桂区会仙镇人民政府和会仙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会仙湿地水路复杂的情况,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勘查等方式,重点对湿地公园内天然水域河道进行巡查,坚决查处电鱼、毒鱼及违法网捕的行为,全面清理取缔“绝户网”、地笼等违法捕捞工具,有效打击了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推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湿地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会仙湿地公园 人民论坛网 王博 摄
建立会仙湿地生态环境诉讼服务站,调解湿地保护区内的矛盾纠纷。临桂区通过建立会仙湿地生态保护诉讼服务站,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索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专业化审判模式,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探索建设湿地流域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
【专家快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林坚: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环境美丽。如果能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体系的具体任务,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应用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另一方面,实现生态产业化,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实现生态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生态经济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