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行·西藏篇①】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常戍、王斯敏、尕玛多吉、章正、晋浩天、杜倩、孙金行
西藏,一片离太阳最近的“雪域净土”!
从珠峰脚下到雅江两岸,从草甸牧场到城乡街巷,12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上,处处有洁白的哈达、吉祥的歌唱,时时闻奶茶飘香、见遍野牛羊……
西藏的发展,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为西藏工作谋篇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21年7月,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赋予西藏发展新使命,强调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夏秋之交,我们开启了西藏调研之行。一路走来,但见欣荣蓬勃、岁丰人和,一派“加速奔跑”的发展势头,满目“时不我待”的进取身影!
我们深感:今日西藏,满怀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喜悦,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加速前行。雪域儿女跃马扬鞭、奋力逐梦,让“四件大事”落实有力、硕果盈枝,令幸福生活华彩绽放、春光无限……
在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羊卓雍错以南的普莫雍错,巨大的湖面被群山环绕,海天相接,美不胜收。徐道超摄/光明图片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高原牧场风光。何宇恒摄/光明图片
民族同心,家园稳定安宁
“贡卡姆桑(您好)!”刚出贡嘎机场,此行司机兼向导——年过六旬的普布啦(啦,藏语后缀,表示尊称)热情地迎了上来,帮我们装好行李,即向“阳光之城”拉萨进发。
爽朗健谈的普布啦介绍着沿途风景,音乐汩汩在耳边流淌——“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话题,自然从民族团结开始。
见多识广的普布啦,对西藏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甚为熟悉:
每年9月是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进入大中小学课堂;评选民族团结进步“身边榜样”……
相亲相爱的同胞、和衷共济的人民,为西藏快速发展筑牢了根基,插上了双翼。
“各族同胞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普布啦黧黑的脸上笑容明亮。
“酥油茶一起喝,有难处一起扛”
走访的第一站,是拉萨八廓街道鲁固社区。
千年八廓街,两侧店铺林立、人流熙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曾驻足感慨:“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距社区几百米的大昭寺旁,唐蕃会盟碑无声诉说着文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缔结的汉藏友好:“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鲁固人天天从这儿经过,民族团结四个字,印在心里了。”社区居委会主任索朗江村特意选在这里见面,“我们常说: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你看,茶叶,还是文成公主带来的呢!”
跟着这位80后大学毕业生走进社区,一间平房里传出对话声:“公园怎么说?公交站呢?答对啦!下次再有游客问路,你就不用急得转圈圈了呀!”
推开门,十几位汉藏群众围桌而坐,两面书架上摆满汉文、藏文图书。索朗江村介绍,这是社区“双语书屋”,每逢周三、周五,都会组织“双语学习小课堂”。
“语言通了,心的距离更近了。”68岁的次竹嘎已在小课堂学习一年,大有收获,“社区这样的做法还有很多!党建活动、入户宣讲、文艺演出……让邻里间越来越和睦。”
鲁固社区有11个民族、2500多户,彼此之间感情好得很!最让索朗江村自豪的,是大家面对困难时的相互关爱。
四川人王国芳已在拉萨经商十多年,我们到访时,她正忙着理货。说起房东巴桑卓嘎的好,她连声称赞:“好阿佳(姐姐)!遇到事总为我们着想。”
巴桑卓嘎有30多间屋子,租给王国芳等外来户。2020年春,疫情让八廓街冷清下来,商户们的生意暂时停摆。
王国芳正发愁,巴桑卓嘎的电话打来了:“别担心,这个月的房租,免了!”
“我激动得一下子站起来,想握着她的手说谢谢。”王国芳说,巴桑卓嘎给所有住户都免了租,还给困难户送去吃用。后来,“免租期”多次延长,减免租金好几十万元!
“其实阿佳也不宽裕。为建房子,她借了亲戚180多万元,每个月还有贷款要还。”王国芳说。
这样的故事,在鲁固社区比比皆是。
“酥油茶一起喝,有难处一起扛。”索朗江村说,“现在,谁家遇到烦心事,社区各族‘家人’都会主动帮,氛围特别好。”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刚下过一阵急雨,那曲市色尼区塔恰拉姆社区的“民族团结文化墙”上溅了泥水。两位藏族妇女弯腰擦拭着,“可不能脏!这是我们的‘诺布’(宝贝)”。
“‘宝贝’的是人心,是各族群众间金子般的感情!”社区居委会主任次仁牙措的脸上满是笑容,“这么大个社区——1292户、6个民族,已经14年‘零纠纷零矛盾’啦!”
走进社区活动室,“民族团结理事会”正在开例会。
“今天主要是落实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天快冷了,羽绒服、棉皮鞋,这方面需求比较多。”
“买!这个我领了。我们回族居民再认领两项”……
次仁牙措告诉记者,“理事会就是把辖区各民族代表组织起来,让大家都有发言权”。
社区的团结故事说不完。次仁牙措带着我们去“眼见为实”。
第一站,是社区农牧民综合经济合作社蔬菜配送中心。涡轮清洗、切丁、真空包装……各式机器运转有序,几位身穿工装的妇女熟练操作,门外,一箱箱净菜被装上厢式配送车。“合作社还有度假村、物业公司、糌粑加工厂,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为30多个居民解决了就业。”次仁牙措说,“这一切,离不开汉族同胞李含勇。”
6年前,合作社刚开始建,急需能人指路。社区向辖区企业金诚青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含勇求助,他一口答应,分析市场、注册品牌……每个环节手把手教。这种帮助,今天还在延续。
李含勇告诉记者,自己来那曲创业20年,得到无数帮助:“有一次,我骑电动三轮送货,车坏在马路当中。‘呼啦’一下子,路人全跑来帮我抬车……这样的事,太多啦。”
第二站,是回族同胞马可立洛的店铺。
“1998年,我在那曲开饭馆亏了本,后来跟次仁多吉学修摩托车。他从零开始教,得知我交不起房租,还让我一家免费住他店里。”马可立洛回忆。
几年后,马可立洛的修理铺开张,没钱买零配件,近旁的藏族同行二话不说:“我店里的先拿去用!”马可立洛感慨:“就冲这,我也‘扎’在那曲不走了!”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以心换心,才能民族和谐,社会安定。社区是这样,祖国当然也是!”次仁牙措感触颇深。
“爱上西藏的人啊,像格桑花一样多”
微风吹过雅砻河谷,琼结河上薄雾渐消。寻着“嗡嗡”的水磨声,记者走进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尼玛曲宗的小院。女主人用围裙擦擦满手面粉:“正磨糌粑呢!一会儿尝尝呀。”
尼玛曲宗前些年创办糌粑加工厂时,常遇到一些小磕绊:“好在乡里支持。我常说,有困难,找小吴!”
“小吴”名叫吴顺喜,是加麻乡组织委员。2015年3月,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团赴琼结县中学支教,正读大三的他任领队。初来乍到,生活虽苦,但藏族孩子毫不掩饰的爱,很快“暖化”了他。半年后,支教结束,泪别高原;又过半年,他回来了:“毕业了,不走了!”
他进机关工作,很快就主动下基层,任村第一书记。闲时去群众家勤走访,农忙挽起裤腿就下田;帮住户解决饮水问题,给娃娃们辅导功课……一来二去,村民们认可了他,一句句“书记啦,突及切(谢谢)”,常让他“甜上好半天”。
正说着,吴顺喜手机响了:“是我的‘藏族弟弟’——索朗加措!”视频电话里,一身牛仔服的大学生叫着“喜哥”,和他聊起身在异乡的喜忧。
支教那年,吴顺喜是索朗加措的英语老师:“刚开始,他英语只考了27分。我天天帮他补习,一个学期后,成绩居然到了69分!”“师与生”变成了“兄弟俩”。在吴顺喜帮助下,索朗加措的成绩节节高,终于如愿走进大学校门。
“像你这样爱上西藏的,多吗?”记者问。
“像格桑花一样多!”吴顺喜脱口而出。
让他不觉得孤单的,是一个数量庞大、遍布西藏的群体。
“记得刚到山南,我就在一个交叉路口被震住了——路口一侧是湖南路,一侧是湖北大道。我知道,正是援藏干部等广大建设者的到来,才让西藏有了今日变化,才有了这些充满感恩的路。”
1994年至今,近1.2万名各地援藏干部人才来到西藏;2015年以来,1600多名医务人员、1600多名教育工作者“组团”上高原……他们如红柳般扎根奉献,成为西藏各族同胞最亲密的同行者。
“年纪稍大、深受喜爱的援藏干部,群众叫他们‘好爸啦’。”吴顺喜目光晶亮,“声音里,满是亲密和信赖……”
发展提速,日子淌着蜜糖
林芝至山南的219国道蜿蜒起伏,一路上,普布啦讲了很多交通变迁的故事。
“这地方,以前雄鹰才能飞过!现在,也通了车、架起桥、有了高铁!原来要走两天的路,现在轮子一转,用不了半天就到了”……
感慨万端的何止他呢?行走在西藏,我们常常听到幸福的譬喻:日子淌着蜜糖,心上照着太阳。
调研中,人们一次次自豪地摆出变化、列出数字——十年来,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5倍、2倍,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19岁……
是啊,正是这样的“奔跑加速度”,换来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生活巨变!
“几代人盼望的路,通了”
清晨的雾气,弥漫在翠色欲滴的墨脱拉贡茶场。沿着山势,茶树丛丛叠叠,芽叶清香四溢。
林芝市墨脱县,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这朵盛放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隐秘的莲花”,千百年来被耸峙的雪山揽在怀中,成为几近与世隔绝的“高原孤岛”。
20世纪60年代起,建设墨脱公路的艰难探索就开始了。然而,由于地势复杂险峻、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公路一直未能完全建成。
墨脱的路,是党和国家牵挂的大事。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询问来自墨脱的全国人大代表白玛曲珍:“现在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就在那年10月,全长117公里的扎(木)墨(脱)公路建成,几代人盼望的路,通了!“脚板下的墨脱”成了“车轮上的墨脱”!
即便今天,从林芝市赶往墨脱,也得8个多小时。一路上,左有深峡绝壁、右有云涛雾海,抬头巉岩危悬、俯瞰清流激湍,美得出尘绝世,也险得惊心动魄。然而,对墨脱人来说,这样的路已属来之不易。
茶树丛中,我们遇到种茶近10年的桑杰顿珠。他说:“早先路不通,种茶也卖不出去,只好种些玉米、鸡爪谷勉强填饱肚子。现在路通了,茶叶变成了‘金叶子’!”他伸出三个指头:“每年卖茶能挣3万多元。家里房子盖了,卡车买了,女儿也用上平板电脑了。”
“公路通,才有‘路路通’!”林芝农业专家旦真次仁记忆犹新,“6岁时,我就跟着马帮,从老家米林县牧区往墨脱运物资。走啊走啊,鞋子磨穿了好几双,足足走了一个多月。那时的墨脱,楼房、电、网……啥都没有!公路一通,短短几年,都‘长’出来了!”
生活在高山峡谷的人们,对路有着最深切的渴望。十年来,他们见证着不敢想象的奇迹——现在县乡村全部通了公路,拉萨至山南、林芝、那曲高等级公路通车,川藏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国际国内航线开辟152条,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
“马上又有大喜事!”桑杰顿珠眉飞色舞,“墨脱第二条‘致富路’就要通车,从林芝来只要4小时!”
记者知道,他说的是已于近日全线建成的派(镇)墨(脱)公路。通车后,林芝至墨脱的公路里程将由346公里缩短为180公里。
“加入合作社,牧场都能生金子”
踏上海拔4700米的羌塘草原,恍若置身云的海洋。成群牦牛缀满草场,仿佛云朵投下的影子。蓦地,牧人吹起嘹亮的呼哨,伴着手中乌朵(牦牛毛制作的抛石绳)打出的脆响,利箭一样刺破长空……
下午6点,我们来到距那曲市区60公里的聂荣县玛尔杂村。
“牦牛吃了一天草,该回来入圈喽。喏,那是在招呼不着家的犟家伙。”52岁的村长才珠指着那位牧人说。
一阵奶香飘来,引得记者走进牧民专业合作社工坊。一锅牛奶正在铁皮炉子上冒热气,旁边的牛奶分离机传出“哗哗”搅拌声。机器停下,几位妇女把鲜黄诱人的酥油捞出来,放进冷水浸浸,双手使劲挤压、拍打,一坨圆墩墩的酥油便成型了。
“这机器好用!做酥油比以前快多了。”身穿棕红藏袍的罗布措姆介绍,一斤酥油80元到100元,还有牦牛肉干、酸奶、奶制品“拉拉”,都是合作社的拳头产品。
“除了卖,这些产品也分给牧民。去年全村分红有80多万元!”才珠摊开账簿,“2009年成立合作社时,共有牦牛83头,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现在牦牛700头打不住,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元。牧民说,加入合作社,牧场都能生金子……”
话音未落,一个汗涔涔的身影来到面前。才珠一拍手:“桑亚,刚才赶牛的牧民。去他家看看吧!”
从合作社到桑亚家约300米,这位中年汉子的讲解几乎没停。
“这是电子压水井,从接水到拎进家门,五分钟!过去,得背大桶、拎小桶去河里取水,来回折腾一小时。”
“现在放牛威风得很,骑摩托车去!像风那么快。”
“家家都有小皮卡,想去趟拉萨,说走就走……”
一座独院平房出现在眼前。走进桑亚家,成套藏式实木雕花家具油亮厚重,桌上4个大木盒,盛满牦牛肉干、“拉拉”、炸油馃、糖果。
“房子4间,四年前政府给盖的,我们一分钱没出,简直做梦一样!”桑亚感叹。
“以前住的是草坯房,点的是酥油灯,吃的是糌粑就清茶。现在电灯明晃晃,电视节目看不过来;肉啊点心啊随时有,娃娃的嘴都吃刁了。”女主人米玛卓玛揽着小女儿,言笑晏晏。
墙上贴满奖状和喜报,桑亚指给大家看:合作社养牛先进个人、乡级优秀草管员、先进务工个人……生活好了,桑亚和牧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走路都带风,步子更是快”!
“政策这么好,要加油干啊。”桑亚说,“我三个娃娃,两个儿子念中学,女儿上幼儿园。我要靠双手供他们上大学,让娃娃们更争气!”
“小辣椒变成了‘摇钱树’”
“欢迎来到‘火辣辣’的朗县!”林芝市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洛桑次成握住我们的手,身后宣传栏里,“西藏辣椒之乡”的介绍颇详细。
走进辣椒加工车间,一股辛香呛鼻的气味穿透口罩。
“我们的主打品种是小牛角,味道‘牛’得很!”拈起一枚浑身紫黑的辣椒递给记者,洛桑次成幽默地说,“为啥‘黑着脸’?因为花青素含量特别高!”产品展示架上,彩椒酱、藏香猪辣酱、辣椒面、油辣子,林林总总十几种。
“销路怎么样?”记者问。
“过去是村民坐路边等人收购,或者散着卖。现在多了两条销路!一条,是去年6月通车的拉林铁路,朗县是站点。保守估算,带动辣椒销售六七十吨!”
另一条呢?洛桑次成带我们来到托麦村辣椒种植基地。
“这里的辣椒是高原阳光的产物,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头,带货达人阿佳旺姆正对着手机推介。直播页面上,网友下单和评论飞快滚动。
“不到3分钟,1000斤就抢没了!一次直播卖出2.1万斤,创收20多万元!”托麦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达娃卓玛喜上眉梢。
“政府牵头、网红带货,‘网络直通车’开往全国,小辣椒变成了‘摇钱树’!”洛桑次成说得形象。
青年种植户阿旺旦增专门从洞嘎镇赶来学带货。他家的4个大棚还有5亩地都种了辣椒。“大棚辣椒能长6个月、收4茬,2月份反季节上市,一斤卖30元。到辣椒扎堆时,就卖辣椒面,一斤也能到25元。算下来,一年收入七八万元没问题。”看到直播这么火,他的“小算盘”更响了:“今年,得把5亩地也盖上大棚,还要深加工、增加品种,甚至也尝试开个播,看销量能不能‘嗖’地冲天……”
阿佳旺姆的目光,看得更远。最近,一组数据吸引着她:2021年,西藏网上零售额189.7亿元,同比增长61.1%,增速居全国第一。“瞧,未来想象空间很大哦!”她满怀信心地说。
生态为先,守护千山万水
皑皑雪原,莽莽林海,千山耸立,万水奔流。西藏的雄奇壮美,经得住最挑剔的目光审视;而“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更需以最珍爱的心态守护。
从拉萨河谷日渐葱郁的濯濯童山,到雅江两岸扼住风沙的绿色屏障;从藏北羌塘草原上轻灵腾跃的上万只藏羚羊,到山南加查峡谷里从容出没的一群群藏猕猴……穿行高原,我们时时沉醉于大自然涤目洗心的胜景,屡屡震撼于雪域儿女守护家园的伟力。
“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再快,也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呵护生态,要有分秒必争的果决行动!
十年来,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先后出台,保障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法治之网越织越密。今天,西藏超过一半区域被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60.8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以上。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留住了最纯净的发展底色——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8%,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14%。
西藏,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打破那曲‘不长树’的魔咒”
“全国唯一不长树的城市”,这顶“帽子”,那曲人做梦都想摘掉。
为什么不长树?除了均值4500米的海拔、40%的含氧量,还有冻土层深、风大温低、植株生长期短……都说“远在阿里、险在昌都、苦在那曲”,看来那曲的苦,连草木都遭不住。
然而,这里的人们心意坚决,誓要“打破那曲‘不长树’的魔咒”!
“这片林子,是政府2008年投入40多万元种下的。12亩地,当时已是破天荒了!”在次曲河畔的高寒植树试种1号基地,那曲市林草局生态修复科科长次吉回忆。
树不高,更不壮,却朝天空倔强地伸展枝丫。记者走近较高的一棵,细看标牌:高山柳,2008年7月栽,高2.9米。
20世纪90年代起,那曲开始科技植树的艰辛探索。二三十年下来,高山柳、北京杨等树种终于扎根!近些年,党和国家的投入持续加大,那曲“绿起来”的信心更足了。
来到科技部重大专项、位于城北的那曲城镇植树关键技术研发与绿化模式示范试验基地,项目负责人、内蒙古亿利集团工程师孙实强正在林间巡视。他周围是错落有致的云杉树,大多刚半人高。
“甭看长得慢,都是英雄树!头一年种下去,越冬成活率将将30%。现在,成活率75%。”这位内蒙古汉子不到40岁,已满面沧桑。
来那曲快7年了,他眼瞅着云杉从年增高二三厘米到七八厘米。后来,圆柏、乌柳、紫叶小檗……也加入这个占地625亩的大家庭,8个树种,总量达30万株。甚至,还有了一片花海——黄白相间的金银露梅开得灼灼粲粲,旁边一丛丛马兰枝叶翠挺,酝酿花期。
“靠的是科技后盾。”孙实强指点着:生态大数据系统、物候监测系统等设备有序运转,开顶式增温温室技术、蓝钛膜土壤增温技术、防紫外线雾化喷淋技术等智能化科技随时护航。
“头几年,这里静得让人发慌。一天,突然听到鸟叫。出去一看,嗬,有鸟来搭窝了!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鸟来唱歌,真好听!”孙实强望向树梢的目光满是欣喜。
现在,那曲有了1200米的街道绿化带,很多单位大院里都长起小树林,总共7万多棵。2021年11月,那曲郑重宣布:海拔4300米以下,已经不见无树村!
“保护好这片绿宝石一样的湿地”
翻越青黛流岚的米拉山,便进入林芝地界。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如一幅青绿相间的怡人画卷,在眼前铺展。登高四望,澄澈如练的尼洋河缓缓流淌,河中沙洲条条、草木茵茵;雅鲁藏布江裹泥挟沙奔涌而来,与尼洋河激情相拥,留下浊清分明的水线,携手奔向群青深处。
“我们的观测站,就建在江河交汇的三角洲上。”西藏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拉琼抬手一指。
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是西藏首个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今年7月正式挂牌。这些天,拉琼正带着团队实地考察监测布点、安装调试设备。
“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先期监测,完成了植物、鸟类、昆虫、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未来,还要对大气、水质水文、土壤等进行监测,让湿地数据24小时不断线!”拉琼踌躇满志。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的殷殷叮咛,拉琼记得牢牢的。他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我在这里拍到的。看,从上到下,冰川、雪峰、草甸、森林、农田、水流、河沙……一座山,就凝缩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你说,该不该好好研究、保护?”
“必须的!要像爱惜眼睛那样保护。”景区讲解员央珍点头。她引我们沿木栈道进入河谷,在沙洲上看水鸟翔舞、听江风穿林。
一位蓝马甲从林间钻了出来,双眼扫视地面,熟练地用长夹子夹起垃圾。
“今天收获不少嘛!”央珍和他打招呼,并介绍:“这是次仁平措,我们的26个湿地管护员之一,每周来三天,从早忙到晚!”
身材健硕的次仁平措咧嘴一笑:“一天好几千游客,垃圾要及时捡!忙完这个,还要划船去巡逻……”
“巡逻?是为捡水里的垃圾吗?”记者好奇。
“那不止,任务可多了!”次仁平措说,“要打捞漂浮的树枝,劝阻人打鸟、钓鱼、挖沙石。抽烟更不行,必须劝说掐掉!林子最怕火。”
次仁平措回忆,以前这里也曾生态退化,沙尘张狂得很。直到2009年,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种树护水、恢复草甸、整治河道……渐渐地,山明水秀、林长草丰的景色回来了。2016年,湿地公园正式运营,游客从天南海北涌来,次仁平措们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村里好多人家都开了旅馆,种了果树。”次仁平措满眼笑意,“大家都说,要保护好这片绿宝石一样的湿地,是它带来了幸福!”
这时,一阵歌声飘来。热门打卡地尼洋河玻璃栈道旁的水果摊上,一位佩着松石耳环的大姐一边为游客削水果,一边唱着欢快的工布民歌:“高原的天空是多么晴朗,白云飘在河面上,我站在岸边,快乐歌唱,歌唱尼洋河的幸福好时光……”
“我们和黑颈鹤共同的家”
因为“高原神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到来,每年10月中旬成了拉萨林周县卡东村村民丹增最盼望的日子。次年3月鸟群北飞,他又会失落好几天。“家人一样的感情!”老人喃喃地说。
林周,“拉萨粮仓”,远近闻名的黑颈鹤越冬地。2003年,这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建起百姓巡护队。记者造访时已是初秋,澎波河谷滩涂遍布、草甸泛黄。“等到这里金灿灿时,或者落了雪,冲冲(黑颈鹤)就该带着新出生的小家伙们回来啦!”丹增憧憬着。
丹增是保护区的巡护员,整个冬天都要出野外,每天骑摩托巡逻观察、投食、救助。不到3年,就骑坏了一辆摩托。但他不觉得累,而是打心眼里欢喜。“丹增上岗7年,对黑颈鹤特别有感情,这样的巡护员我们有9位。”林周县林草局局长贡秋卓玛介绍。
给黑颈鹤疗伤是巡护员必备的本事。清洁伤口,把消炎药碾成粉、拌上酥油,敷药,包扎……53岁的达娃卓嘎技术纯熟,至今已救助了七八只伤鹤。
“也有伤心事。10年前,我救下一只左腿断掉的冲冲,不知是电击的,还是偷猎者干的。精心照顾了一年多,林业局也来看过几次,可伤太重,没留住……”达娃卓嘎满眼痛惜。
“阿佳,别伤心!现在咱林周再没有偷猎、伤害黑颈鹤的事了,大家都很爱护,这是你们的功劳!”贡秋卓玛安慰她。
“那是真的,我们常说,一个巡护员带动一家子,一家人带动一村子。”达娃卓嘎笑了,“现在,经常有人打来电话,报告黑颈鹤行踪,还有的把伤鹤抱上门来。大家说,卓嘎,快教我们给冲冲治病,林周是我们和黑颈鹤共同的家,人人都是巡护员!”
强边兴边,牢记“国是中国”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从珠峰脚下到藏北草原,渐次披上金色霞光。在这片古老土地清晰的轮廓线上,624个边境小康村逐一醒来。
去任一边境村,皆长路遥迢,但有无穷能量为我们续航——
在林芝通往南伊珞巴民族乡的路旁,一座石碑赫然挺立,“守土固边,祖国万岁”的碑文被擦得锃亮;在米林县琼林村凝碧流翠的草原上,一面巨幅国旗向着天空浩然铺展;在靠近边境的玉麦河谷,“家是玉麦,国是中国”,8个鲜红大字直抵人心……
国强边稳幸福来。在党中央部署下,近些年,西藏加快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全面展开。
2021年考察西藏时,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强调:“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今天,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水、电、路、居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一个个村庄里,男女老幼携手守护国境,和边防战士们一起唱着最爱的歌:“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父子接力,是为了祖国和家乡”
从阿里地区札达县城出发,穿过鬼斧神工的土林,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终于,林茂水清的底雅乡映入眼帘。
我们默数行程:260公里,转过383道弯,历时4个半小时。
来到河谷腹地的底雅村,村党支部书记次仁罗布正安排全村巡边事务。年近花甲的他腰身笔挺,一举一动雷厉风行。听记者夸他“真精神”,次仁罗布自豪地说:“当过15年兵!得有个军人的样子。”
幼年时,在常年大雪封山的家乡,他见到的第一位汉族同胞就是“金珠玛米”解放军。“都很热情和气,常给老乡帮忙,接触多了,我也有了当兵的念头。”1984年,次仁罗布如愿以偿,成为底雅乡第一位参军的年轻人,在家乡戍守边防。
他不识字,班长手把手教;不懂政策,汉族战友随时辅导。在军队,他荣立六次三等功,结下许多不同民族的兄弟。
退伍后,军营成了他放不下的梦。儿子仁增加措刚上中学,他就开始念叨:高中毕业后,当兵去!
“听爸啦的去当兵,还是到外面闯世界?我也犹豫过。直到最后选择了军营,第一次巡逻时,亲手触摸祖国的界碑,我突然明白:父子接力,是为了祖国和家乡。守护在这里,心里最踏实,活得最有价值!”24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
他站岗的哨位,正是父亲站过的地方。有时,父亲会特意来这里转转,一个默契的对视,便传递了两代戍边人的滚烫情感。现在,仁增加措不但是技术过硬的汽车尖兵,还成为一名军医,遇到群众得了急症,总是第一时间帮着救治。次仁罗布也总带着全村人,为边防部队筹集马料、运送物资,延续着军人那份不变初心。
父子间的接力,是西藏军地携手戍边的生动缩影。
“巡边的人,越来越多了”
海拔5200多米的莫嘎拉山,兀立在山南隆子县加玉乡最高处。山下,11位村民正在检查摩托车,准备上山巡逻。
“油都加够了吧?望远镜、打气筒、铁锹带好了吗?”巡边骑行队队长、85后旦增罗布仔细询问。
“轰,轰轰……”队伍出发了。旦增罗布带头向山坡冲去,熟稔地避开乱石、擦过崖壁。
“滴滴”,胸前的对讲机响了。“队长,后胎爆了!”是尼玛多吉。
旦增罗布调转车头向他驶去,检查车况:“被石头扎破的。你先坐我的车,回来再解决。”
路,越走越险;风,越刮越大。旦增罗布又回到打头位置,突然,尼玛多吉在后座上大喊:“山上有滚石,小心!”
大家刹住车,合力搬开落石,保持道路畅通。
个把小时后,行到山路尽头。队员们停车、背包,向深山走去。
不远的巨石上,中国二字格外醒目。“是我们喷的,提醒人们,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旦增罗布说着,掏出油漆罐给字补色。
巡查一圈后,骑车下山。粗略一算,走了16公里。“以前,我们巡逻只能步行,16公里得走一天。现在,路这么好,摩托车一发动,来回上百公里只要七八个小时。巡边的人,越来越多了!”旦增罗布说。
旦增罗布和伙伴们心里,始终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回信的谆谆嘱托。
“玉麦离我们100多公里,总书记的话也是对我们所有牧民的嘱托!尤其是这句:‘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给我的激励太大了!我一定用全部力气把边境线守护好!”
“兴村富民,就能更好守护边疆”
琼林村,藏在风景如画的南伊沟深处。
一下车,一座珞巴风格的小木屋出现在眼前,屋里有展示珞巴族生活变迁、边境保卫、国防教育情况的实物、图片,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红色小牧屋”。
贵州小伙杨杰雯,2017年作为自治区引进人才来到林芝市米林县,现在,担任琼林村第一书记已有一年半。我们走进展室,清瘦精干的他正在给几位游客讲解:“新中国成立前,珞巴族群众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游猎生活,一件羊皮穿四季,白天是衣服,晚上当被子……”
近些年,党和政府为边境村修路、架桥、通电、建基站……村里有了幼儿园、卫生室、小卖部,群众搬进小庭院、用上自来水,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有群众感慨:“家乡的变化,赶上城市了!”
好日子从何而来,又怎样持续?杨杰雯认为,靠国家关心,更靠村民奋斗,“兴村富民,就能更好守护边疆”。
他算起收入账:生态好了,村里有灵芝菌温室大棚53亩、49座,2021年总收益超百万元;游客多了,村民端上旅游饭碗,集体经营珞巴特色餐馆和休闲小吃;参与广了,绝大部分村民都有活儿干,去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
沿着平整洁净的水泥路,我们来到相隔不远的才召村。
“咔咔,咔咔……”循声走进珞巴织布工坊,六七台木质织机一字排开,身穿珞巴服饰的非遗传承人达娃和徒弟亚觉正埋头操作,一条黑红条纹围巾就要完工了。
“现在,传统手艺成了金疙瘩。”达娃抬起头说,“十多年前,我招了十几个徒弟,但没几个坚持下来。为啥?大家要挣钱养家,坐不住!”
后来,珞巴服饰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娃建起了合作社:“这十年变化最大,手艺值钱了,政府帮我们找销路,传承人每年都有补贴!我的徒弟也多了,现在有二十几个呢。”
工坊展柜里,摆着妇女们巧手织造的各色商品:衣服、桌布、挎包、饰品……价格从50元到七八百元不等。“卖得最好的是围巾,纯羊毛的,男女式都有,三四百元一条。”达娃说。
“2020年,工坊收入近50万元,还有村里的灵芝种植、养鸡场、农家乐等,再加上村民务工和政策补贴,去年人均现金收入2.6万元。”驻村干部索朗德吉介绍。
“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年轻人都从外面回来了!守护国土的力量更大,边疆一定会更加稳固。”他信心十足。
…………
行走的步履不愿停,动人的故事听不够。这片热土,还有很多传奇等待书写,还有更多心愿期待实现。
亿万方土石高耸,才有巍巍珠穆朗玛;千万条溪流汇聚,方成浩浩雅鲁藏布。今日西藏,人民可亲、情怀可敬,幸福可感、未来可期。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为未来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也为雪域高原注入新的无穷动力。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360多万各族儿女心怀家国、砥砺奋进,定会奏出一曲曲响彻天宇、动人心魄的幸福交响……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2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