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斯克接管推特(Twitter)以来,已经发起了多轮裁员潮,仅是第一波就裁掉了50%的员工。11月14日,马斯克开启第二波裁员。这并不是推特一家的状况。根据TrueUp的追踪,今年,亚马逊、推特、Meta、Lyft、Stripe等美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已经裁员至少1138次,受影响人数超过18万人。
美国科技企业大裁员的背后,科技行业的凛冬正呼啸而来。年初至今,苹果股价下跌18.3%,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下跌40.5%,亚马逊下跌44.7%,Meta则下跌高达73.1%。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颇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多次下调全球增长预期。全球性通胀蔓延、美联储多次加息、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因素,给科技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美国科技企业裁员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科技行业面临由扩张到收缩的结构性转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线上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大部分科技企业采取过度的扩张性政策,绝大多数都扩招了大量员工以应对快速扩张的业务,有些企业员工数增长了30%甚至50%。眼下随着线下的复工复产和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科技企业进入了需求迅速收缩的“逆周期”。
2020年,美国各地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停摆,经济大幅收缩,但硅谷科技公司却保持强劲势头,成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引擎,也因此获得巨大利润。Meta在2020年和2021年雇佣了超过27000名员工,在2022年的前9个月又增加了超过15300个工作岗位;推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头两年,规模增加了一倍多;亚马逊的规模从2020年到2022年3月也翻了一番。这一阶段可谓是硅谷的“黄金时期”。
而今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表现不佳,由产业资本泡沫引发的危机感传导到科技企业的经营层,科技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美国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桑德拉苏彻认为,“目前,一些科技巨头裁员是由于过度招聘和误判经济趋势造成的,现在许多宣布裁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沉迷于无节制的招聘狂潮”。如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美国和欧洲经济都面临严重的衰退风险,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收缩,那些扩张过度的科技公司不得不开展结构性转型。
二是为未来不确定的经营情况和战略转型留足空间。科技行业处在重要的结构转型期。iPhone的横空出世开创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当下的科技巨头也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大赢家。但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手机全球高普及率的完成,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逐渐消失,也再没有划时代的创新和新的热点。
旧的赛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手,新的赛道却还没完全成型。
这两年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都在焦急地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比如谷歌和Meta多年来一直尝试投资新业务,如谷歌云、Web3.0等,但实际收入仍然依赖于广告业务,未能找到真正的新增长点。这使得其中一些公司容易受到持有突破性技术的初创公司影响。
科技企业倾力“烧钱”打造新赛道,但研发投入和预期产出始终不成正比,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裁员。从前两年开始,扎克伯格就积极帮助Meta开拓一个元宇宙的未来。作为开发元宇宙业务的主要部门,Meta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2022年三季度收入2.85亿美元,运营亏损36.7亿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亏损94亿美元,去年亏损超过100亿美元。显然,Meta的元宇宙战略还未成为Meta的机遇和新增长点,但即便如此,现实实验室几乎没有受到本次裁员的影响。
三是宏观经济变化造成科技公司融资环境日益恶化。今年以来,由于高通胀的影响,美联储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加快资本泡沫和风险出清。结果就是不断拉高美国企业的融资难度,融资环境逐渐恶化。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凛冬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过去十余年,相对乐观的经济增长环境,让投资者偏好回报率更高的风险资产,尤其是曾经留下许多黑马传说的科技企业。融资根本不费什么力,稍有创新的点子加上自洽闭环的盈利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的青睐。在这个环境下,盈利与否不知道,但初创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团队也越来越大。而今年,人们对于经济衰退的恐慌彻底让投融资进入寒冬。
为了给高企的通胀“降温”,美联储今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大幅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也因此遭受重创。今年上半年没有一家由风投支持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或以上的科技初创公司在美国上市,许多科技初创公司已搁置其上市计划。美国多家科技企业正在取消、暂缓或削减募资规模。
能否高效地调集和使用资本,可能成为新一轮高利率时代企业表现的一个关键因素。《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文章表示,融资成本的增加或提振整个经济中的传统行业。回顾疫情三年,除了科技行业外,表现最好的就是能源行业,而此次的大规模裁员也主要集中在科技行业,其他行业的就业岗位处于增长之中。
看来,疫情之下各行各业偃旗息鼓,科技行业却迎来“黄金时代”;后疫情时代,科技行业渐入寒冬,但传统行业或正处于需求复苏的“春日暖阳”之中。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说:“目前难有任何理由认为,很快会有什么好消息。”科技行业的凛冬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将有更多痛苦。英特尔公司已下调全年的销售前景,并计划2023年削减30亿美元成本,从2025年起年均节省80亿至100亿美元。格尔辛格说,公司当前已着手裁员,并考虑剥离部分业务,以应对当前的经济状况。
在过去两年中,科技行业是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重要的引擎,现在整个科技行业面临结构调整。有人担心,硅谷的寒冬,会演变为一场大衰退。
有金融分析师向媒体表示,目前硅谷的状况很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情况。如果真是如此,或许预示着新的大衰退或者经济危机的到来。有分析指出,硅谷的这一趋势“可能成为更大经济风险的风向标”,并补充说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90%的美国企业CEO认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科技行业目前只是从“不正常”回归“正常”。裁员表明科技行业的需求在经历了不可持续的繁荣之后有所下降。在线就业市场网站ZipRecruiter首席经济学家朱莉娅波拉克认为,促进科技企业不正常成长的条件已经消失了,目前他们对其他经济领域的影响非常有限。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各个巨头都在寻求出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结构调整和赛道探寻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但在今年的科技凛冬之下,巨头们也纷纷在准备过冬。包括受到全球流动性收紧、市场增长趋缓和政策环境变化等方面影响,中国科技行业的高速发展势头将有所减弱。而一些处于行业前沿、存在价值泡沫和内生增长问题的科技企业则会面临更大的危险。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一场凛冬对国家和企业而言都是一场考验。
科技行业狂欢的结束或许也意味着一个经济野蛮生长的时代的结束。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更加注重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发展实现总体的增益效应。但显然,通过大规模全球裁员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刘 典 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高端智库咨询专家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