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记者手记】在蒙特利尔见证中国奋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2-12-19 16:47:00  来源:环球网  
1
听新闻

【环球时报赴加拿大特派记者 于 洋 彭 敏】《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虽然在蒙特利尔进行,但大会现场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从绘有熊猫、孔雀等中国元素的会标到充满趣味的甲骨文图案,从身着中国民族特色服饰的参会人员到“中国角”日常举行的书法、茶艺展台,都显示出中国作为大会主席国给本次国际会议带来的中国印记。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谈判是艰难的,有之前“爱知目标”的经验和教训,本次大会努力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平衡“框架”,既需要各国相向而行,也需要主席国发挥高超的协调和领导能力。《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期间看到,与会代表为能达成框架付出了很多辛苦,每天上午7时30分开始开会,许多时候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12月14日凌晨,因为在资金议题上分歧过大,60多个发展中国家不满发达国家对资金承诺过少和模糊而集体离席退场。中国为此召集各国代表团团长举行紧急会议,促使技术谈判恢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评价中国不仅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且在国际社会展现出领导力。

长期跟踪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希腊国际律师艾尔莎·丘马尼认为,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特别的规划,在考虑到国土面积大、保护成本高的情况下,中国对生物多样性采取了最好的保护措施。与会者关注的还有本次大会中方制作的宣传片。片子讲述了北京雨燕的故事。每年秋天北京雨燕开始迁徙,飞越37个国家,最终到达南非高原。宣传片有关“在鸟儿眼中,世界是一个整体,飞经的国家不分大小,不分强弱,不分贫富,都是家园”的描述引人深思。也许人类作为生物链的顶端,自认为是万物生灵的主宰已经太久,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因此无论结果如何,这次大会中传递出的信号依然是积极的,那就是人类可以通过对话协商直面困难与挑战,也能通过智慧寻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案。

生物多样性问题和气候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新出版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警告称,从1970年到2018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减少了69%。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尽管蒙特利尔为举办这次大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环球时报》记者在蒙特利尔采访时发现,一开始一些当地人依然不知道COP15是关于什么的会议,也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甚了解。与会议现场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组织、团体热火朝天的讨论不同,会场之外的关注度如蒙特利尔的天气一样冰冷。

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蒙特利尔时,一位加拿大老人看到记者佩戴的大会证件对记者说了一声“谢谢”。记者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你们在意。”可能就是人类的太不在意造成了地球如此多的问题,也许在意就是我们改变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变得更好的开始吧!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