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在检查列车防溜设备。
本报记者 张 枨摄
杨智正在编组列车。
本报记者 张 枨摄
冬日的内蒙古乌海市,寒气逼人。凌晨两点,大多数人沉浸梦乡的时候,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车务段乌海西站调车长杨智和工友们依然在列车编组场里“暴走”。排风摘管、蹬车拧闸、扒车瞭望、翻越车辆……这些操作,他们一气呵成,十分娴熟。
乌海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年产原煤5000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作为一名调车员,杨智和工友们主要负责把满载煤炭的列车按照不同去向编组、解编,再发往全国各地。他们的工作是煤炭保供中的重要一环,经由他们“穿针引线”,列车才能安全、快速集结。
“我们站作为唐包铁路的延伸节点,自去年10月起,每天有约10万吨煤炭从我们站运往全国。”杨智说。唐包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主要运输通道之一,年煤炭发运能力超2亿吨。
每逢迎峰度冬时期,杨智和工友们的作业量都比平日增加30%以上,每个白班和夜班班组都要编组、解编10列列车,每列列车有105节车厢。“我们站南北距离接近2公里,有22条列车道,每天在站场里往返五六趟,算一算,我们每天最少要走三万步,常常半个月就穿坏一双鞋。”杨智笑道。这些数字背后,是杨智和工友们日复一日的不畏艰辛、兢兢业业。
忙活了一晚,日出东方。随着不远处的列车呼啸而过,杨智搓了搓满是老茧的手准备换班休息。从前一天晚上8点开始上夜班,他和工友们穿梭于列车之间,已将10列车组、1000多节车厢集结整齐。“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想到能为冬日里的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再辛苦也值得!”杨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