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病人出汗比较多啊”“现在血压可以了吗”,天津市环湖医院,来自乍得的实习医生哈米德正在例行查看病房。患者们都夸赞这位非洲小伙中文说得好,与这位“洋大夫”沟通顺畅。
立志学医的“洋大夫”
2011年,哈米德来到中国,现在在南开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神经外科,专注脑血管和重症治疗方向。博士二年级的他,目前正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实习。
“每天早上八点交班,交班之后开始查房。然后看一下有没有手术或是新的病人。”哈米德说,在医院的每一天总是忙碌而充满挑战。除了实习的日常工作,他还在准备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
哈米德从初高中起就对医学感兴趣。“我们国家在医学方面整体还是有点落后。所以我需要学习这个专业,然后回到我的祖国,帮助有需要的病人,帮助我们国家的人民。 ”
留学中国是哈米德第一次离开祖国,“飞机刚落地就感觉很激动”。 中国同乍得的城市风貌、语言、生活方式等都很不相同。中国的建筑好看,令他印象深刻。“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把这么大的国家发展起来真的很不容易。”他说。
哈米德在家中工作。受访者供图
同中国共成长
倏忽十二年,哈米德一直在中国, 从学中文到学医,见证了中国迅猛的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时哈米德还在上本科。2021年6月,南开大学组织中外学生赴甘肃庄浪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体验了解当地的乡村振兴举措,哈米德也参与其中。他亲眼看到原本交通不便的村庄每条路都安上了路灯,在城市能买到的东西在乡村也都可以买到。哈米德感叹说:“当初的那些话都做到了,中国脱贫工作真的成功了。”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哈米德惊叹于近些年中国医疗水平的高速发展。在神经外科专业,人工智能设备已在脑血管、脑肿瘤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能够轻松精确定位肿瘤的位置。他说,中国在努力让每位患者都得到好的治疗,中国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日益完善,“医疗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哈米德认为,这对于全世界或者全中国的医生都很重要,作为医生责任重大。他形容,感觉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试”了,这是我们的一道“考试题目”。
“我们现在在科研、临床方面都在努力。我们都要加油。”哈米德说。
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工作时的哈米德。受访者供图
中国是第二故乡
哈米德说,中国帮助乍得修筑了道路、铁路,建设基础设施。中国爱研究,做的事情都是有益于未来五年、十年的。
在哈米德关心的医疗方面,“中国帮助乍得很多”。每年中国都向乍得派驻援助医疗队,开展免费治疗项目。“眼科、妇产科、外科、内科等各个方向的大夫都会去那边给我们免费治疗。不止到首都或者大城市,很远的地方、很小的城市或乡村,都能够得到中国的治疗。”
哈米德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乍得都大有好处,“中国自己在发展,同时也在帮助别的国家共同发展”。
现在的乍得能够看到很多中国人开设企业、做买卖。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中国人。“我回家的时候,家人听到我说另外一个语言,都很好奇,都喜欢听我讲中国的故事。”哈米德说。
在医院工作,哈米德可以接触到四面八方来看病的人。“他们看到我这个外国大夫就觉得很激动,很好奇,会和我搭话,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还表扬我中文很好。他们都很热情,熟悉了之后都很喜欢我 。”
哈米德对中国感情深厚。他说:“我去国外出差或者是回家看到路边有中国人,都会感到很亲切,就算他们不认识我,我也很想去找他们说话。中国就相当于我的第二个祖国,一辈子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