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2023-03-04 09:46:00  来源:人民日报  
1
听新闻

3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在全球各种货币中,人民币非常稳健,有弹性的市场化汇率制度为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起到了自动稳定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易纲说。

“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当前我国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从短期看,我国通胀压力总体可控。

刘国强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为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近年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2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接近24万亿元,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发放3000多亿元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了5000多亿元贷款,2022年带动减少碳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就业等普惠金融服务。”易纲说。

我国金融业运行稳健,总体风险可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整体上金融风险是收敛的。”易纲表示。

“总的看,中国的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总体风险是可控的。”易纲介绍,我国银行业资产占金融业的90%以上,外汇储备多年来稳居全球第一。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人民银行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承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销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财务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易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道,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处置,对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压实各方风险处置的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初步具备了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

2022年,我国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约50%。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第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位列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第五位。

此外,人民银行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额超过4万亿元,还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31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了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比较好的环境和机遇。”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介绍,经过10余年的发展,随着人民币清算行和本币互换网络的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的不断完善,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了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恢复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民币投资和避险功能逐步增强,而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更趋多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潘功胜表示。

本报记者 吴秋余

标签:
责编:贾晓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