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和12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相继访华,中欧关系出现修复迹象后,近期中欧又迎来了一波密集的互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已于29日率先启程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表态将于下周访问中国,而据德媒报道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也寻求于4月中旬访华。这一轮外交高潮能否助推中欧关系止跌回升,甚至迎来春暖花开呢?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行前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和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两大智库组织的讨论会上发表的对中欧关系未来看法演讲,受到各界的关注。这个演讲既被认为是她作为“欧盟主管”就中欧关系发表的首次全面讲话,也被认为是为接下来的访华之旅放风定调。
在开头强调“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结尾又表示“中国是历史、进步和挑战的迷人而复杂的结合体”的论述中,冯德莱恩释放了可谓既新又旧、既清晰又矛盾的信号。她重复了此前一直强调的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将是未来中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充满华盛顿口吻的“中国寻求一种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论调,但又强调中欧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与中国的故事不需要是一个防御性的故事;她清晰地表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但又强调包含了不少保护主义色彩的所谓经济“去风险化”战略。
从这个演讲中,我们看到了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对华政策辩论中各种“对华天真论”“降低对华依赖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特殊责任论”“强调中欧意识形态差异论”或深或浅的影子,也反映出欧洲的对华政策目前仍然处于争论当中。不过,与其从中寻找中欧之间差异或者矛盾的问题清单,并拿着这个清单去给中欧关系下诊断,不如承认,冯德莱恩演讲中反映出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共识是,欧洲“不能失去中国”,欧洲应该继续保持与中国接触。
应该说,这是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称欧洲必须有自主立场、暗示不能无条件站在美国一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不会效仿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严厉政策之后,欧盟领导人试图在大国关系变局中给欧盟找定位的一个最新努力。毋庸讳言,当前欧盟对华政策有其矛盾和纠结之处,但希望保留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对华合作余地无疑是各界的共识。
这为理性务实的态度回归欧洲对华政策创造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实际上,不管近几年中欧政治、外交关系如何起伏波折,中国在欧盟所追求的繁荣增长前景上发挥的作用有增无减。且不说中国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保持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贸易连年来持续不断增长、平均每天超20亿欧元进出口额的事实,就从俄乌冲突后美国大量吸走欧洲本土制造业、硅谷银行危机波及欧洲影响金融稳定中,欧盟也应该认识得更加清楚了。
著名学者马凯硕曾经给欧洲提出过一个建议,希望欧洲能够学习东南亚的做法,反复提醒美方:不要逼我们站队,我们有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其实,清楚自身的利益所在、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之后,该怎么对待与中国的合作,相信不难回答。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个基本面才是欧洲“战略自主”应该有的认知内容。
友好是中国对欧政策的主基调,合作是中国对欧政策的总目标,这一态度中方已经多次向欧方表明。对于欧方领导人的来访,中方当然张开手臂欢迎,也愿意进行务实对话沟通,但中欧关系的春暖花开需要双方的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