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三苏祠中的木假山堂。
图②:三苏祠中的苏轼雕像。
图③:学生们来到三苏祠参加研学活动。
邱江涛摄(人民视觉)
图④:三苏祠南大门。
图①、②、④为眉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月的川西,眉山三苏祠春意盎然,游人如织。人们在此感念一代文学大家的旷世才情,也为“一门父子三词客”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清廉的优良家训家风深深打动。
踏入三苏祠,古木参天,百年银杏、千年黄葛,透出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自元代改宅为祠,于明末毁于兵火,到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上模拟重建,千百年来,三苏祠始终是历代文人雅士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如今的三苏祠,占地106亩,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苏宅古井、苏宅丹荔等遗迹,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刻等,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称其“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悠悠古祠,三面环水
三苏祠的主体建筑,是由三进四合院组成的清代建筑群,其与西蜀园林相融合,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形式,整座祠堂构建在三面环水的一座半岛上,坐北朝南,在一中轴线上组成三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严整对称的格局。
四合院的第一进院落为飨殿和东西厢房。飨殿建筑面积250多平方米,为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供奉着三苏父子塑像。步入四合院的第二进,则会见到一个肃穆雅致的园子,园中有“丹荔飘香”的荔枝树,还有一口苏宅老井。这口老井是保存至今的苏家遗迹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祠堂内所有生产和生活用水,几乎都依赖这古井。
园中另一处珍贵遗存是荔枝树旁的一株古老荔枝树化石“并蒂丹荔”。据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苏轼丁忧除服,续娶王闰之,即将还京。老友蔡子华等在苏宅庭院内种下一棵荔枝树,叮嘱苏轼常回家看看。但世事难料,苏轼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宦海羁绊,万里流放,苏轼始终以豁达面对人生浮沉,以热忱对待百姓疾苦——这样的精神,便是三苏风骨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是父是子,文献一家
在文人祠堂中,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非常多,三苏祠也不例外。透过这些匾额楹联,我们能够穿过岁月悠悠,读懂历代文人名士对三苏父子人品文品与苏门家风的高度赞扬。
在三苏祠前厅门楣正中有一匾,上书“文献一家”。“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原指典籍与贤者,此处指的是三苏父子集文学圣贤于一家。跨过前厅,来到飨殿前,人们一眼就能看见悬挂在正中的“是父是子”匾。这里的“是”,在古汉语里是“这样”的意思。“是父是子”意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三苏父子家学渊源深厚,苏轼兄弟的成就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当年苏洵考试落榜之后,回到家中,闭门谢客,整整十年间,父子三人共同学习。飨殿前还挂有三副对联,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这副长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上联赞誉他们的杰出成就依然雄视千古,不同凡响;下联赞誉他们的人品气节,以及即便历经磨难依旧能激浊扬清、保持高尚的可贵情操。
景行行止,墨香依然
三苏祠虽被誉为“南州胜迹古祠堂”,千百年间,却多次遭受破坏。2013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距离震中80公里的三苏祠受灾严重:16处文物建筑受损,地面沉降,山体垮塌。地震“新伤”叠加历史“旧病”,三苏祠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工程由此拉开序幕。历时近3年的维修工程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修复”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维修,同时对祠内路桥、山体、水系、植被、人文景点等进行综合整治,按照“祠堂区恢复故宅家庙,纪念馆现代手法布展”的原则,对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
在三苏祠主体建筑西侧有一处长亭,名为“百坡亭”。“百坡”之名,取意于东坡《泛颍》一诗:“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寓意出现更多东坡式的杰出人物。亭上的匾额由吴伯箫题,抱柱联“谟议轩昂开日月,文章浩渺作波澜”,意为三苏父子经世宏论如日月光耀千秋,文章豪迈俊逸,汪洋恣肆一泻千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百年来,不断有景仰三苏的文人雅士来到古祠拜谒三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