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荔枝网评:践行“大食物观”,为种业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2023-04-13 16:34:00  来源:荔枝新闻  
1
听新闻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湛江市,先后考察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首站就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蕴含深意,意味深长。从去年到三亚看南繁科研育种,到这次到湛江看海水养殖育种,无不传递出总书记对种业振兴的殷殷关切。践行“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无疑将为种业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民以食为天。过去以粮食为主的食物结构中,解决吃饭问题主要靠有限的耕地资源,食物来源单一。以往的粮食安全观侧重于主粮安全,核心任务是解决人民“吃得饱”的问题,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需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可见,树立“大食物观”,并不意味着粮食不重要,而是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推出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践行“大食物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然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国际贸易受到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系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依靠国际市场实现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将变得更加困难。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注定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且受水土资源和环境约束双重影响,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及单产提高压力越来越大,未来粮食高位增产的难度也将不断增加。践行“大食物观”,就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增加食物总量,推进种业振兴,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推进种业振兴,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到新修改的种子法全票审议通过,再到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推进,中国种业振兴正驶上发展的“高速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只有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种业“卡脖子”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在种子资源保护、种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好文章,才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中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更稳、更牢,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在以“大食物观”开辟保障粮食安全的全新战略路径之下,推进种业振兴,既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勇于创新突破,大胆迎接挑战,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为种业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让我国种业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王冰)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