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数字化助力大学生就业。新华社发
7月5日,浙江湖州长兴县人力资源市场内,招聘人员与求职者在交流岗位信息。钱昕彤摄/光明图片
6月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社局在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就业扬帆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双选会。朱华南摄/光明图片
【教育沙龙】
近年来,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已经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科研助理既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构建与科技计划相适应的专业化支撑队伍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怎么样?仍存在哪些困难与瓶颈?还需要哪些支持?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邀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研讨。
嘉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
主持人:
本报记者晋浩天
高校科研体制和人才战略创新的重要尝试
记者:近年来,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怎么样?
宋来新:北京化工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从2020年起,每年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不少于100个,覆盖本硕博不同阶段毕业生。今年设置岗位115个。
科研助理事关“稳就业”决策部署,学校坚持统筹协调、一体推进。一是加强组织,多维联动。学校建立长效协调机制,切实推进科研助理岗位开发,部门、学院、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组联动,按照“合理配置、应设尽设”原则,充分挖掘岗位,保证岗位供给充足,尤其是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团队等均按需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二是优化流程,全程保障。学校建立了线下线上双申请通道,配套出台一系列聘用管理、薪酬待遇、工作条件和住宿保障等相关措施,确保科研助理权益。对本校毕业生还提供了行李暂存、校园卡延期等服务,确保毕业生从毕业到入职顺利过渡。三是充分宣传,精准动员。学校搭建科研助理沟通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和一对一咨询,增进师生对科研助理岗位的政策理解和关注参与,确保毕业生快速获取信息,便捷完成申请。
王卫东:科研助理岗位是我国高校科研体制和人才战略创新的重要尝试。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和项目面向高校毕业生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并对科研助理的经费、待遇、户口、社会保障等作了详细规定。三年来,高校毕业生中有数十万人走上了科研助理岗位,一方面,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充实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和辅助人员队伍。近年来,科研助理岗位吸纳的毕业生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尤其是研究生,2022年度毕业的研究生中,从事科研助理的超过了1%,成为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毕业去向。在前几年成效显著的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积极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此通知开拓了科研助理的职业方向,从最初的技术助理和行政助理,扩展到了博士后、科研辅助研究、实验技术、技术经理人等,尤其是提出了各高校建设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要积极吸纳毕业生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文件还提出,鼓励各高校吸收外校毕业生应聘科研助理岗位。这些都是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的拓展与创新,有助于实现对从事科研助理岗位的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陈蕊:哈尔滨工业大学应势而谋推动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将其作为学校组织化推动科研优势转换为人才培养优势的重要举措,形成了系列创新探索。首先,学校建立“学校统筹、部门联动、学院落实、项目支撑”四级科研助理工作体系,与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部门联合成立科研助理岗位工作专班,定期听取各单位科研助理岗位设岗计划,协调解决聘用经费等问题。其次,学校持续完善科研助理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双一流”学科带头作用,精心设置岗位开展科研育人。如材料学院依托先进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大平台设置专门科研助理岗位,让毕业生有机会深度参与大科研平台建设,深化学校科研育人成效。能源学院根据科研项目需要,在物理学科聘任学生从事科研助理工作,促进学科交叉,打通科研就业校内双循环。
我们还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自身潜力,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所承担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和各层次科研平台建设中,积极吸纳应届毕业生从事科研辅助研究、实验技术等科研助理工作,发挥其在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构建与科技计划相适应的专业化支撑队伍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流动顺畅的科研助理队伍。2022年,学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121个,其中聘任应届毕业生60人。
经费、社保、职业规划等方面要不断完善
记者:在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与瓶颈?
陈蕊: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还需要深挖政策内涵,高质量推动政策落地。一是科研助理岗位设置的渠道需进一步拓展,特别是校地、校企合作设置科研助理岗位方面有较大开发空间,可进一步提升岗位数量和质量,更加灵活安排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
二是科研助理聘用政策的完备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助理所需的人力成本费用大多来源于科研项目经费,科研项目存在周期性,可能会导致科研助理聘任随项目周期而变动,对科研助理人才培养及业务工作的连续性存在较大影响。部分科研助理聘用政策可以更加多元化,结合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开发全职或兼职岗位、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结合项目实际采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任选的聘用方式,结合课题方向为有潜质的科研助理提供参加高水平会议、发表高质量成果的平台。
宋来新:一是对科研助理岗位内涵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入。科研助理属于政策性岗位,内涵丰富,其作用不仅仅是助力科研课题与项目目标的完成,同时还兼具培养毕业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科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功能。一定程度上,科研助理岗位是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延续,具有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而新设科研助理岗位的项目组在招聘时,容易倾向于招聘具有一定科研经历的应聘者,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能否胜任该岗位信心不足,担心应聘者流动性高、“刚上手即流失”。
二是部分应届毕业生存在认识误区。有的毕业生认为,科研助理是过渡性岗位,未来的求职单位可能会对科研助理岗位经历有误解,会认为自己当年未落实就业去向,才选择了科研助理岗位。有的本科毕业生则由于当年升学考研失利,准备第二年继续参加研究生考试,担心科研助理岗位会占用自己考研复习的时间和精力,尚未形成“干中学、学中干、两不误、两促进”的认识。
王卫东:一是经费问题。尽管相关部门一直把科研助理岗位的经费保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出台了多项措施,但由于科研助理岗位的经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在当前科研经费中用于人员经费支出部分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科研助理岗位薪酬待遇也相对较低,影响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对于在职的科研助理也面临“留不住”等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与福利问题。尽管有关文件对科研助理的户口、社会保障等做了详细规定,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科研助理的合同期限一般只有一到两年,中途离职率也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及各地社保政策的限制,部分地区科研助理“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三是职业规划问题。部分用人单位和从事科研助理的毕业生,将科研助理岗位视为临时过渡性的工作与中转站,职位定义不明确,职业规划和路线不清。
四是就业观念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对科研助理岗位存在认知偏差,将其视为实在找不到工作的无奈选择,有一部分学生因之不愿意从事科研助理工作,进而造成一些科研助理岗位招聘受阻。
持续加强思想引导和政策支撑
记者:持续做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工作,还需要哪些支持?
陈蕊:建议从思想引导和政策支撑两个层面着力加强。一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着力从推进完善国家有组织科研体系的角度,深刻阐释和宣传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科研助理队伍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邀请一批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现身说法,组织一批科研助理典型开展经验分享,抓住机遇推动科研助理队伍在完善科研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充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对科研助理的实际需求,就目前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科研助理聘任相关问题,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和保障政策支持,提供更加灵活的科研助理聘任形式,提高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和稳定性。
宋来新:形成长效机制很关键。一方面,应进一步促进科技管理和人社保障系统与科研助理制度的有效衔接,联动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动对科研助理岗位的合理运用;另一方面,推动在科研助理的职责范围、晋升通道、培训机制等方面形成细化举措,提高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和稳定性。同时,可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各招聘单位信息互通,鼓励通过校企、校地和校际等多元联合挖掘资源,形成深度挖掘岗位资源的融通机制。
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激励体系。鼓励更多科研平台及科研项目设立科研助理岗位,探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绩效评价等内容。
王卫东: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高校和科研单位要与从事科研助理岗位的毕业生达成共识,明确科研助理的职业定位等核心问题。对于将其定位为职业过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介绍新的就业机会;而对有继续升学意愿的毕业生,也要为其提供时间与其他方面的助力。
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应充分认识到,政府部门积极拓展科研助理岗位,也是破解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存在的“重科研与教学、轻技术与管理”,技术和辅助人员长期不足等问题的良好契机。对于关键工作的科研助理岗位,高校与科研机构应为毕业生做好周详的职业规划,解决好薪酬、户口、社保、福利等问题,同时严把招聘关,高标准、严要求、重培养、求发展,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踏上科研助理岗位。